-
民事
1.诉讼费缴了多久通知原告(诉讼费由原告承担还是被告承担)
2023-11-30 19:08:35 阅读数:24诉讼费交了多久后可以收到开庭通知法律分析: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前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法院会在案件立案后的5天之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法院会在案件立案后的5天之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被告提交答辩状后会给原告送达一份,然后在再确定开庭的日期,确定了以后会在开庭前三日送达传票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被告提交答辩状后会给原告送达一份,然后在再确定开庭的日期,确定了以后会在开庭前三日送达传票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
民事
2.原告律师费要求一起主张(被告的律师费可以主张由原告承担 ...
2023-11-30 16:37:47 阅读数:74(5)、存在滥用诉讼权利,虚假诉讼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存在滥用诉讼权利、拖延承担诉讼义务等明显不当行为,造成诉讼对方或第三人直接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无过错方依法提出的赔偿合理的律师费用等正当要求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
-
法律知识
3.原告胜诉退诉讼费的最新规定(原告胜诉律师费谁出)
2024-01-31 09:09:25 阅读数:413胜诉之后诉讼费怎么退胜诉之后诉讼费用的退还程序如下:1.法律文书生效后,当事人向案件承办法官提交退费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零七条也规定:“判决生效后,胜诉方预交但不应负担的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应当退还,由败诉方向人民法院交纳,但胜诉方自愿承担或者同意败诉方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对原告胜诉的案件,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人民法院应当将预收的诉讼费用退还原告,再由人民法院直接向被告收取,但原告自愿承担或者同意被告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
-
法律知识
4.什么情况下律师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
2024-01-26 09:01:48 阅读数:470”4、商标侵权案可将律师费作为赔偿范围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5、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滥用诉讼权利案可索赔律师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法发〔2016〕21号)第22条:当事人存在滥用诉讼权利、拖延承担诉讼义务等明显不当行为,造成诉讼对方或第三人直接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无过错方依法提出的赔偿合理的律师费用等正当要求予以支持。
-
法律知识
5.交通事故诉讼费保险公司承担吗
2024-01-24 08:54:10 阅读数:500在当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保险公司一般认为自己不应当承担鉴定费和诉讼费用,具体法律依据是中国保监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下称《保险条款》)第十条规定:“下列损失和费用,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四)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该条虽然允许合同当事人约定诉讼费等费用由谁承担,并以此约定优先,但是该约定只能适用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交强险是法定险,从立法设计来看,其保护的利益核心是不特定的事故第三者受害人,其订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事故受害人迅速、直接获得保险合同确定的保障,此类诉讼的提起,正缘于保险公司怠于行使人身损害赔偿义务,因此,该约定对受害者没有任何的约束,作为对违背立法原意的惩罚,理应由保险公司买单。
-
法律知识
6.诉讼费和案件受理费是一样吗(诉讼费一般由谁承担)
2024-01-22 14:50:32 阅读数:409【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需要缴纳诉讼费,诉讼费是当事人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它诉讼费用,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诉讼费的退还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当事人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予以退还。
-
法律知识
7.发生交通意外怎么要求赔偿(肇事司机全责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2024-01-12 11:05:36 阅读数:821、发生工伤事故,对职工进行赔偿: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公司负担部分)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社保承担部分)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承担部分或个人承担部分)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2、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社保承担部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
合同
8.解除合同的同时能否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2024-01-11 15:04:31 阅读数:297 -
交通事故
9.车辆事故鉴定费用谁承担(车祸对方全责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什 ...
2023-12-13 15:06:44 阅读数:650因为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勘验、翻译、评估等发生的费用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由承担举证责任方承担,即由受害人直接支付给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如果全责方被判定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全责方需要在赔偿中承担受害人的伤势鉴定费用,2、支付伤势鉴定费用:伤势鉴定费用由受害人本人承担,但是如果全责方被判定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全责方需要在赔偿中承担受害人的伤势鉴定费用。
-
民事
10.离婚诉讼原告自己承担抚养费(离婚诉讼原告不出庭怎么办)
2023-12-13 11:45:44 阅读数:70总结:在起诉离婚,孩子判给男方并由男方自己承担抚养费并不需要女方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建议确保法律程序完备、与对方进行良好沟通并缔结协议书或协议条款,保护子女的最佳利益,并考虑长期稳定的状况,原告起诉离婚出抚养费吗法律主观:一、起诉离婚是否可以不出抚养费起诉离婚是不可以不出抚养费的,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离婚后小孩抚养费自己承担吗法律分析: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可以自己承担,如果经济实力不允许的,父母双方可协商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部分或全部的抚养费。
-
民事
11.民间借贷原告律师费谁承担(民间借贷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吗)
2023-12-13 11:15:43 阅读数:801民间借贷官司律师怎么收费民间借贷官司律师怎么收费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摘要差异,下面是详细分析:民间借贷官司律师费收费标准是根据案件标的额按照比例收取的,双方也可以在委托合同中约定具体的收费标准,民间借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二条 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公告、勘验、翻译、评估、拍卖、变卖、仓储、保管、运输、船舶监管等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决定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
民事
12.原告未提出保全费由被告承担
2023-12-06 13:44:23 阅读数:551一、诉前财产保全费用应由谁承担财产保全除了提供相应的担保外,是要根据保全财产的申请数额收取一定的费用的,而财产保全的费用通常会由败诉方承担,但也和诉讼费用一样,是必须由申请方先行垫付的,财产保全除了提供相应的担保外,是要根据保全财产的申请数额收取一定的费用的,而财产保全的费用通常会由败诉方承担,但也和诉讼费用一样,是必须由申请方先行垫付的,诉讼费用和保全费用一样,通常由原告(申请人)垫付,但是判决由败诉方承担,如果败诉方是被告,通常也只能通过申请执行索回垫付的费用。
-
民事
13.诉讼费是被告付还是原告付(诉讼费是原告出还是被告出)
2023-12-05 16:08:27 阅读数:508法律客观:《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
民事
14.原告起诉被告需要证据吗(原告起诉被告费用该谁承担)
2023-11-29 11:49:27 阅读数:6 -
民事
15.原告起诉一般要花多少钱(原告起诉被告费用该谁承担)
2023-11-29 11:44:27 阅读数:263原告起诉费受理费需要多少钱法律主观:《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