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公章签合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使用假公章签合同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由于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过错,则需承担合同无效的过错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伪造公章与他人订立合同会承担什么后果
法律主观:
一、公章伪造能否影响合同的效力
公司印章是公司的法人格表征,加盖公司印章是公司作出意思表示的主要方式。单从印章加盖的表象看,公司印章可能是由公司加盖的真章,也可能是由公司加盖的假章(私刻的印章),还可能是由他人偷盖的真章,或者由他人加盖的伪造章 。
不论加盖的是真章还是假章,加盖行为都是公司行为,以加盖印章形式背书的意思表示就是公司的意思表示,公司无从以自己加盖的印章系假章为由作对己有利的抗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了伪造公司印章罪: “伪造公司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在刑法上尚且构成犯罪的伪造公司印章行为。
二、伪造公章的效力如何认定
首先,黑雄公司否认合同上公章效力的唯一依据是其提供公章,虽然与合同上加盖的公章有所不同,但实践中企业基于各种原因存在两枚公章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与私刻、假冒的行为不同,此类情况不能简单地以一枚公章否认另一枚公章的效力。而黑雄公司虽称其提供的公章系经工商管理部门备案,但至审理终结亦未提供有关公章备案、刻制的相关材料。
如果存在他人私刻、假冒公章的情形,黑雄公司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黑雄公司并未报案,有悖一般常理。而根据黑雄公司关于公司员工截留公司财产、经营管理失控以及因公司股东之间情感而未报案的辩称,两枚公章的并存应与公司内部管理及公司股东有关,故不排除人员更替等原因所导致。且此类原因在未办理作废销毁以及相关公示等手续前,不能随意否认公章的效力。
再次,广告合同的签订距黑雄公司成立仅 17 天,广告内容亦仅涉及黑雄公司的经营场所、地址及联系方式。从合同签订的时间和内容分析,黑雄公司的公章在短期内被外人私刻的可能性极小,且刊登黑雄公司经营场所等有关信息所产生的广告效益仍归黑雄公司享有,故而在通常情况下不存在他人假冒该公司名义的可能。最终法院判决广告公司与黑雄公司之间的广告合同关系成立,黑雄公司应支付相关费用。
三、真没辨别公章是真是假
通过以下方式可以辨别公章是真是假:
1 、看字体
公司的印章,包括公章、合同章、财务章、法人章,都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社制作,国家对公章的字体也有标准的要求,对于境内一般的公司企业最常见的是宋体或者仿宋体,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假如使用了其他字体,请保持怀疑的态度,提高警惕。以下两个假印章使用的都不是宋体。
2 、看颜色
公章印泥的颜色经过扫描后从电脑上看一般来说呈现出深红的颜色,最重要的是颜色看起来有密密麻麻的不规则杂点,要么有小黑点,要么有小空白,这是因为真正的印章毕竟是在物体的表面刻出来的,而这个印章坯子的表面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光滑的,沾印泥盖印的过程中由于油墨不均匀,力度不一致,白纸以及下面的桌面都不可能是绝对光滑的,所以盖出来的印总有颜色不均匀的地方。
而电脑制作的假印章一般是非常均匀的红色,整个印章没有一点色差,也没有一点杂质和空白。
4 、看角度
指的是盖章的角度,虽然绝大多数人盖章的时候都希望把章盖的很正,但是总会出现一点点偏差,特别是圆形的印章更不好把握。
但是电脑制作印章时默认情况下肯定 100% 是正的,大家看一下上面真假印章的对比就知道了。虽然印章盖的正与不正并不能判断印章的真假,但是作为一条判别假印章的线索,请大家综合运用。
5 、看位置
看看公章是盖在协议的空白处,还是盖在文字上。一般而言,真印章都盖在公司名称上,而制作粗劣的假印章都喜欢盖在空白处,因为假印章是电脑做的,如果盖在文字上就会挡住后面的文字。
但是制作水平高一些的假印章为了看起来更真,也会盖在文字上,这个时候你需要仔细看一下,印章上的字和纸上印刷的字重合的地方,如果是真印章即使重合了,后面的文字还是可以透过油墨显示出来;而电脑制作的假印章,就会完全挡住下面的文字。
法律客观:
《 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 盗窃 、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 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 身份证 、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使用假公章构成什么罪
盖假公章属于诈骗罪。
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力元以下的罚款。
刻假公章的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后果则是承担刑事责任。利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利用假公章签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尝责任。
衍生问题:不知道是假公章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不知道对方使用的公章是伪造。那么对方构成表见代理,合同签订后的法律后果,由对方的公司承担,合同自签订时开始有效。在签订合同前,明知对方公章是伪造,却依然与对方签订合同。这种是构成欺诈,合同违法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用假公章和假合同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属于诈骗,利用假公章假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分析
利用一些虚假的信息和别人签署了合同,合同无效,侵害了对方的利益。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就要依法处置,根据情节严重的大小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用假公章和别人签订合同,诱导对方签订合同,在签订之后无法保障之前所说的,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利益损失,这样就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判处是非常严厉的,会根据当时的诈骗金额量刑,除了要赔付相应的金额外,还要面临不同刑期的牢狱之灾,数额特别巨大时,甚至可能是无期徒刑。合同诈骗罪的类型包括:
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四、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五、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用假公章签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假公章签合同是一种合同欺诈违法行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的规定, 法律法规 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处罚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二条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住所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四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