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的情形具体如何(合同终止后违约条款还有效吗)
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摘要: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那么通常情况下,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合同终止后的效力是什么样的呢?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是什么?可能还有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可以通过本文又有基本的了解。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1、合同已经履行。
2、合同债务相互抵销。
3、合同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合同债权人免除债务。
5、合同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6、合同解除的。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终止的效力是什么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作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4、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1)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2)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
合同终止与合同无效有何区别
1、原因不同
合同终止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要件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条件,导致合同无效。
2、认定不同
合同终止是达到法定或约定的条件后而终止。而合同无效的认定需要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定。
3、溯及不同
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被宣告无效后使合同关系发生消灭既往的效力,具备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1、适用情形不同
合同终止适用于继续性合同,而合同解除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
2、法律效力不同
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3、权利专属不同
合同终止权为非专属权,可随债权或债务一同移转第三人;而解除权为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除可随同债权债务概括移转外,不得因单纯的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移转给第三人。
3、发生条件不同
法定终止权因合同种类不同而发生原因各异,而法定解除权的发生原因一般为不可抗力及债务不履行的各种情形。我国《民法典》没有合同终止的概念,也没有合同终止的相关规定,故合同解除适用于所有合同。当它适用于继续性合同时,则表现为合同终止的一些法律特征,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我国《民法典》中的合同解除包含合同终止,二者表现为种属关系,合同解除可以代替合同终止,但合同终止不能代替合同解除来使用。
合同的终止情形有哪些
法律主观:
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法律客观: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可以简单说一下吗
法律主观:
合同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的;
2、合同依法或依约定解除的;
3、债务相互抵销的;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的;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混同;
7、存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合同终止的情形
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以下七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即所谓的清偿,清偿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清偿以全面清偿为原则。清偿合同债务的人为清偿人,清偿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清偿债务的费用,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之外,由债务人负担;
2、合同解除。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单方解除指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双方解除指双方协议消灭原有的合同。解除还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提出抵销的债权,为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债权,为被动债权。抵销根据其产生原因不同,有法定抵销和合意抵销之分;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按照的规定,我国公证机关可以负责办理提存事务;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即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指出现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简称为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