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订立合同,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法律分析:合同订立分为两个阶段:(一)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二)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合同的订立订立必须要经过哪两个法定阶段
法律主观:
订立合同经过两个阶段,即要约和承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受要约人接受邀约,即为承诺,承诺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受合同法保护。,《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1、签订主体为个人的,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对合同约定的标的物有处分权,对于合同的义务是否有履行的能力。如其为已婚人士,合同的权利义务是否及于配偶,主张权利时能否列配偶为共同被告。,2、签订主体为公司的,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范围是否属于其经营范围,该公司的性质是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涉及需要股东会决议确定的,是否履行相关程序。,3、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委托手续是否真实合法,委托权限是否明确清晰。,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此外,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责任。,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3、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4、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同时承担违约责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债权人可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订立合同经过两个阶段,即要约和承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的两个阶段
合同订立的两个必经阶段是要约和承诺。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法律允许要约人在要约到达之前撤回要约。但是,在要约生效以后,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或对要约的内容随意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
要约生效以后,只有受要约人才享有对要约作出承诺的权利,受要约人必须根据要约规定的期限、方式等作出承诺,否则,不构成有效的承诺。
二、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应当在要约的存续期间内作出承诺。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属于作出新的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总之,合同订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要约阶段,一个是承诺阶段,要约阶段就是表达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而承诺阶段即是受要约人表示接受合同订立的意思。
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经过什么两个法定阶段
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法定阶段。
一、合同的订立有哪些程序
合同订立分为两个阶段:(一)要约。要约就是一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对要约人的约束力和对受要约人均具有约束力。(二)承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
二、合同需要经过哪些必须阶段
合同订立必经阶段是要约阶段和承诺阶段。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合同成立需要哪些要件
合同成立的要件有: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经过什么两个法定阶段
法律主观: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订立合同的方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另一方提出建议的意思表示。第二阶段称为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的要约的意思表示。订立 合同的形式 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两种。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其优点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清楚,是解决纠纷的直接证据,有利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及时处理纠纷。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以对话方式达成的形式。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只要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订立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因此合同并不要求一定要三方签署。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一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合同的订立程序的阶段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的订立程序有两个阶段,分别是要约和承诺。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要约是指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都有约束力。承诺也可以称为接受或接盘。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订立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法律主观:
一、合同订立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合同订立过程的两个阶段是要约和承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受要约人接受邀约,即为承诺,承诺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受 民法典 保护。
二、订立合同形式有哪些
合同的形式,又称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合意的表现形式。具体说,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协商一致而成立合同的外在表现方式。
目前,最新法律规定的合同定了形式主要有三种,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三、合同订立的要求有哪些啊
订立合同的要求有:
1.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平等自愿;
2.双方就合同内容协商一致;
3.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4.合同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 民事法律行为 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 法规 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 合同生效 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