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效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法律分析:已成立未生效合同可以解除。
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同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选择用解除合同的方式来终止该类型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即使附有生效条件所约定的义务。
生效条件对于主合同义务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果预期违约,当事人可以享有合同解除权,从市场交易的经济效率角度出发,若恶意相对人,长期使合同处于未生效状态,为了维护当事人利益最大化,行使合同解除权是最直接和有效的保护途径。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合同成立未生效前可以撤销吗
法律主观:
合同成立未生效能解除。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办理手续后生效。当事人解除合同须协商一致,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尚未履行的,不再履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合同成立未生效可以撤销吗
法律分析:合同成立但未生效,不得随意撤销,双方协商一致或存在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等法定合同解除的情形除外。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成立不生效可撤销吗
成立而未生效的合同是不属于可撤销合同的,但存在如下情形的除外:
1、合同一方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的;
2、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等情形的;
3、其他属于法定撤销事由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合同还没生效可以撤销吗
法律分析:合同没生效可以取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取消合同。如果一方没有法定解除权,私自取消合同,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没有生效的合同是否需要撤销
法律分析:合同还没生效时不具法律效力的,是可以撤销的。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作为撤销的对象,应当遵循双方协商为主,单方行使撤销权为例外的原则。这是因为为了维护合同交易安全,防止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滥用合同撤销权,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寻找各种借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四十条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已签订还没生效的合同可以单面撤回吗
一、已成立未生效的合同可随意撤销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但不能随意撤销或者解除,应该遵循双方自愿协商的原则,由双方协商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可撤销合同】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九十三条 【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法。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法。商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法。商所谓“依法合同成立”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法。商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法。商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法。商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法。商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法。商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商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法。商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法。
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
#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合同纠纷律师#
没生效能撤销合同吗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还没生效时是不具法律效力的,是可以撤销的。撤销的适用范围比较宽泛,不仅适用于欠缺有效要件的合同,而且适用有瑕疵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合同 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 合同的效力 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 无效合同 。 《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日期生效前可以撤销吗
合同有效期内符合法定撤销条件的可以撤销合同。具体条件有:
1、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
2、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所订立的合同;
3、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显失公平所订立的合同;其他法定条件等。
可撤销合同从什么时候无效呢?
1、可撤销合同自撤销后无效;
2、被撤销的合同的效力是使合同自始不发生法律约束力;
3、但被撤销的合同在撤销前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使撤销的目的是使以生效的合同消灭其法律拘束力;
4、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5、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综上所述,合同成立后,还未到生效时间的,原则上是可以撤销的。但是需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可以撤销该未生效的合同,如果没有达成一致,则可能无法单方撤销。如果单方撤销的行为给对方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