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了3年提前辞职要不要赔偿
三年劳动合同提前辞职违约金多少
三年合同离职只要提前辞职,就不需要交违约金。只要提前一个月辞职,是没有违约金的。除非合同另有规定。
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如果未对你进行专项培训,未签订培训协议的,你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者有自主择业权,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都可以提出解除,不算违约;除培训和竞业限制外,用人单位与你约定的违约金,是无效的。
一、哪些情况劳动者需要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约定作了严格的限制,除了劳动者接受过单位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或者有竞业限制的协议外,违反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径自约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期限的违约金责任,约定无效,劳动者不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
必须注意的是,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要炒老板鱿鱼要记得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而且一定要保留好用人单位签收的证据。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法律对违约金的约定作了严格的限制,除了劳动者接受过单位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或者有竞业限制的协议外,劳动者不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所以只有劳动合同中表明了双方签订的有关于商业机密的泄露,或者是竞业条款,或者劳动者在培训期间由用人单位支付了一定程度资金,而劳动者在合约还没到期时,就违反了合约,这些情况才是需要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一般的情况是不需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只要是提前辞职就行。
二、违约金与赔偿金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都是违反劳动合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承担违约金和赔偿金的主观要件都是劳动合同一方有过错,客观要件都是有违约事实。
两者的区别:
1、劳动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违约金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只要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那么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就要按照合同中该条款的约定给付违约金。而赔偿金的给付是按照实际造成的程度来进行的,无论合同中有无相应的约定条款。
2、是否存在实际损失。由于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是违约方有违约的事实,而不论对方是否存在损失,因而使违约金在功能上具有了惩罚的性质。而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条件不仅是有违约的事实,更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存在实际损失,赔偿金通常具有补偿的性质。
3、数额与实际损失的关系不同。由于违约金是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因而实际发生的损失可能与约定的数额可能不一致,而赔偿金是完全根据实际损失的大小来确定的。
4、是否适用等分原则。违约金不与实际损失相联系,只要约定符合一般的社会标准和劳动者的承受能力。而赔偿金是与实际损失相一致的,尤其是在给予劳动者特殊福利待遇并约定服务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随劳动者的服务年限而下降,因此应当逐年递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签了劳动合同提前离职要赔钱吗
签了劳动合同提前离职是否要赔钱,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劳动者订立服务期协议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形,或者仅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入职培训,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赔偿。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7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胁迫手段,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2、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3、用人单位以暴力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4、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5、用人单位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6、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7、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上,劳动合同法相比劳动法也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1、劳动者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每工作一年按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最高年限的限制;
3、对高收入者的经济补偿金作了限制,即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离职情况如下:
1、员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员工可以随时辞职的情形有: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4、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签订三年如果要离职怎么办
可以离职。
劳动合同签了3年,在期满之前劳动者想要提前辞职,是可以的。如果劳动合同的3年期限届满了,则劳动合同就自然终止。如果3年期限没有届满,则需要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如果劳动者想提前辞职,可以选择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只要双方协商一致,随时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再有,劳动者也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尚在试用期以内,则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一、在协商解决的时候,员工要注意如下几点:
1、违约金
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在员工提出离职的情况下,单位可能会向员工要求支付此违约金。在协商的时候,员工要注意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金是否合法,因为北京市地方法规明确规定有违约金不能超过员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前十二个月的工资总额。超过部分,法律将不予认可。
2、进行工作交接,并拿到离职交接单
交接单应该一式两份,公司与员工个人各执一份。应当注意,员工应当拿到一份原份,而且此原件经过了双方的签订或者盖章的认可。
3、拿到退工单或者离职证明
需要注意的也是需要拿到原件。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三十天后正式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
此解除权又称为预告解除权。这种解除权不需要单位的同意,只要员工提前三十天通知了单位,不管单位是否同意,到期后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都已经解除。此解除权需要注意的事项计有:
1、注意合同中有无双方所约定的提前通知金和脱密期规定
如果合同中有此规定的话,员工提前通知的时间就应当依照双方在合同中所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而不再是三十日了。此点需要注意。
2、通知的方式一定要用书面形式,并保留副本,要求单位签收。如果单位签收的话,则保留好签收件;如果单位不签收的话,建议用特快专递的方式再向单位寄一份,保留好寄出的凭证,还要注意的是在寄出凭证上一定要写清楚寄出的是什么东西。
3、在通知期内一定要正常上班,不可旷工
4、积极办理交接
如果单位不与职工办理工作交接的话,就再向公司发一封函,告知办理交接的期限,过此期限则不对公司负交接不当的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签了合同想提前辞职要赔偿吗
一般情况下提前离职不需要缴纳违约金。如果用人单位有对劳动者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签署了服务期限的就会要求支付违约金。否则只要劳动者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离职申请,完成交接之后就可以离开单位。
一、签合同提前离职违约金要支付吗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没有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或者仅进行入职培训的,不属于专业技术培训,劳动者提前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即使签订了提前离职需要赔偿2000元违约金,该条款也是无效条款。
二、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除了上述的几个情况,用人单位不得和劳动者签订违约金。如果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了违约金的,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起诉,比如说劳动监察单位。但是离职的人必须提前30天和单位提出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