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有赔偿吗(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有补偿金吗)
违反公司制度被解雇有赔偿吗
法律主观:
违反公司制度被解雇的属于过失性辞退,没有经济补偿。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提出的,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非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到期不续订;其他。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违反公司制度被开除可以赔偿吗?
违反公司规定被公司开除,如果属于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单位开除劳动者无需支付赔偿或经济补偿金。
在开除员工时,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还需要对员工的违规行为进行举证说明。若公司无法对其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则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以违反公司规定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其前提条件是规章制度有合法性,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
内容合法,指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程序合法主要指,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制度制定好以后,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如果劳动者的违规行为尚不构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程度,单位开除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单位因员工违反劳动纪律解除劳动合同,还需要给他经济补偿金吗?
法律主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经济补偿标准 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 违反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注意:按照《劳动法》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 或者当事人约定的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还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 解除劳动合同 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劳动法》中第26条第2项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不能当成了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这种规避法律约定的终止条件,是无效条款, 不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小刘与一家公司签了 无固定期限合同 却遭解雇,公司的理由是小刘不能胜任工作,因此公司要求终止劳动合同并拒绝支付补偿金。但是一旦员工与单位签了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就不能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等理由终止劳动合同,只能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处理,并须支付员工补偿金。
法律客观: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不具备法定条件或未经法定程序单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以得到赔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5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劳动者得到了赔偿金后能否再主张额外经济补偿金呢?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法国《劳动法典》称为“辞退补偿金”,俄罗斯《劳动法典》则称为“解职金”。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以下简称《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源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10条规定,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的适用前提是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未按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而不是经济补偿金,因此,劳动者主张额外经济补偿金因缺少前提条件而不能成立。额外经济补偿金具有惩罚性质;《劳动合同法》第48条、第87条规定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也明显带有惩罚性质。根据民法罚则的一般理念和法律效力的层次,就同一事实惩罚不可重复使用,故给付赔偿金的就不应再给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免过于加重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另外,《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2条第4款及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但损失赔偿中没有规定“工作一年给付一个月工资”的类似经济补偿的条款,更没有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的条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得不到额外经济补偿金。
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没有赔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凡因第三十九而解除合同的,均没有赔偿。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
劳动者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一、民主程序主动;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三、由劳动者签字确认,并且告知给劳动者本人的;且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证据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辞退劳动者的,并且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是严重违纪,并且达不到辞退目的的,则用人单位的辞退属于一种违法辞退,用人单位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其赔偿金的。因此,如果劳动者确实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反之如果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否则,用人单位将会依法追究劳动者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违反公司制度被开除可以赔偿吗?
没有。违反公司制度被解雇没有赔偿,对于劳动者违反了公司的工作纪律的,用人单位是有权开除劳动者,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赔偿的,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和认定,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是因劳动者自身过错被开除,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补偿金和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法已经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需要先分析员工的相关行为是否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如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上述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的程度,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以此辞退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依然要注意规章制度要有合理性,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签字确认。如仅是一般违反程度或是轻微违反,用人单位仍然辞退的,用人单位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部分为一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