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的滞纳金是否合法(物业合同约定的滞纳金合法吗)
合同约定滞纳金有效吗
法律主观: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是在真实意思表示下约定的,那么就是合法有效的,合同中的滞纳金其实就是 违约金 ,而且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 民法典 》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物业滞纳金合法么
配备有物业公司的小区,小区业主需要向物业公司定期缴纳物业费。不少物业公司对拖欠物业费的业主,不仅要求补交物业费还需要交物业费滞纳金。那么物业费滞纳金收取是合法的吗?
物业滞纳金不合法。物业公司无权收取滞纳金,但可以要求业主按照合同支付违约金。滞纳金是指税务机关或者债权人对逾期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的措施,不按照纳税期限缴纳税款或者不按照还款期限偿还贷款,按照滞纳天数增加一定比例的滞纳金额。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所谓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资金,个人和其他企业、团体无权私自设立;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由国家强制性保障。
物业滞纳金标准不合理可申请撤销?部分业主如果是因为对物管服务不满意,认为物管服务缩水违反了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所以拒交物管费,并且不交滞纳金,需要做好取证工作。同时,在审理的过程中也要承担举证物管服务违约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上一手业主欠交的物管费,如果要一下手业主承担并不合理,不能因此而向其收取滞纳金。
根据民法典,滞纳金应该属于应付未付的违约金,一般而言违约金不能超过本金。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如果物管费滞纳金标准设定过高明显有失公平,就有“霸王条款”之嫌,可以作为可撤销条款,业主申请撤销。
物业滞纳金滞纳金比例标准多少合适?根据目前物业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没有对物业企业能否收取滞纳金以及滞纳金的比例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物管费滞纳金一般都会在物管合同中有所约定,带有一定的惩罚和阻吓性质,防止出现大面积业主不交物管费的情况。而具体的滞纳金标准,应该由业主和物管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目前在实践中一般以每日2%至5%之间为宜。
只要不是恶意欠交管理费,是否要追缴滞纳金,最好双方还是协商解决。不少业主由于长久不住在小区或者出差旅游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交纳物管费,像这种特殊情况,许多物管公司都不会要求交纳滞纳金,也不适合进行追缴。
欠款滞纳金每天多少是合法
房租逾期一天滞纳金为百分之三十为合法。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滞纳金是指代表国家依照法律行使行政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对不按照履行时间支付金钱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制定的支付金钱义务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催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尽快履行支付金钱义务。
滞纳金计算公式一般如下:滞纳金等于应该缴纳的税款乘以滞纳天数乘以0.05%。滞纳金通常是指,如果不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缴纳税款,那么就会按照滞纳的天数加收滞纳款项一定比例的金额,是一种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经济制裁。滞纳金一般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
滞纳金的特点如下:
1、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
2、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
3、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4、惩罚性,指的是滞纳金是对超过规定的期限缴款而采取的惩罚性的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业主延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业主延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目前我国物业管理条例尚未明确规定物业是否有权收取滞纳金,具体需要根据业主和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的条款判定。关于业主延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收取滞纳金是否合法的问题,下面我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业主延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1、业主延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目前我国物业管理条例尚未明确规定物业是否有权收取滞纳金,具体需要根据业主和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的条款判定。在现有的司法判例中,部分法院支持物管按合同约定收取滞纳金。
2、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二、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交物业费
1、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还未交房,物业费是由开发商缴纳;
2、将房屋出租,租赁合同中注明了物业费由租住户缴纳;
3、物业公司未履行合同的服务责任,全体业主可以拒交,但要有有力的证据;
4、物业公司没有和业主签合同;
5、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6、物业公司没有物价管理部门各项审批文件原件;
7、物业公司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8、物业公司不经业主许可自行增加的收费项目;
9、正常的物业费用缴纳从交钥匙的第二个月开始。收房后从未入住的,经确认,可以按照70%缴费;入住后(含房屋装修),但不使用住房,经确认,连续使用不超过六个月的房屋,从第七个月开始,物业费按照70%缴纳。
短期没有按时交物业费是不会收滞纳金,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物业是没有权利收取滞纳金的。
物业费滞纳金合法吗
根据合同法,滞纳金应该属于应付未付的违约金。
如果合同中明确业主逾期多长时间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滞纳金,那么物业公司就有了收取滞纳金的法律依据。因为《物业服务合同》是受《合同法》保护的。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收取滞纳金的条款,物业公司就无权收取滞纳金。
物业所收的滞纳金和所谓“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基于物业合同的违约责任,后者则是行政处罚措施;前为平等主体间的自己责任后为行政管理。目前我国未专门规定此问题,那就应该使用合同法违约金的规则。即,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违约滞纳金多少算合法
百分之三十为合法。
1、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每日违约金5‰合不合法
每日违约金为5‰的,是合法的。违约金属于约定事项,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达成约定,双方当事人约定每日违约金为5‰的,应当是合法的,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违约金,但是,根据约定的内容计算违约金后,违约金的数额过分高于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减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违约金的数额。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滞纳金多少是合法范围
违约滞纳金百分之三十为合法。具体如下:
1、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的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没有滞纳金的规定,只有违约金。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则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滞纳金有哪些特征
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
1、所谓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
2、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惩罚性,指的是滞纳金是对超过规定的期限缴款而采取的惩罚性的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物业收取滞纳金合法吗
法律主观:
物业收滞纳金在合同中有约定则合法,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人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业主支付物业费的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约定了滞纳金的相关事宜,业主应当遵守合同条款,但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七条 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物业服务,业主支付物业费的合同。 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 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