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原告被告举证(商标侵权被告答辩状)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1.29
814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由于商标知名度属于社会评价的概念范畴.具有无形、动态等特点,很难直接自证,需要通过产品销量、市场排名等证据综合佐证认定。

请问谁承担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商标侵权举证责任的承担根据“谁主张、该举证”的原则,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在原告。如果被告进行积极抗辨,此时被告应对自己行为承担证明责任。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商标侵权举证责任谁承担

摘要:商标纠纷怎么举证商标的知名度?在侵犯商标权的案件中,判定被告是否构成侵权,或者酌定被告的赔偿数额时,极为重要的判断基础是权利人商标的知名度。由于商标知名度属于社会评价的概念范畴.具有无形、动态等特点,很难直接自证,需要通过产品销量、市场排名等证据综合佐证认定。商标侵权举证责任谁承担

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在原告。如果被告进行积极抗辨,此时被告应对自己行为承担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针对各种侵权行为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具体形式,侵权商品的数量,侵权行为(或侵权商品)的准确发生地点。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

1、被侵权人在先权利证明(包括商标注册证等);

2、被请权人产品样本;

3、侵权产品样本;

4、购买侵权产品证明(如发票等);

5、为各种侵权商标或者侵权商标商品及包装进行印制、仓储、运输、邮寄等行为的单据。

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和提出的证据提出质疑,可以以该注册商标已被商标局依职权撤消、自行注销、与原告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或者商标转让合同等证据,来反驳其并未侵犯原告的商标专用权。

商标纠纷怎么举证商标的知名度

有些商标,虽然未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但是却在实践生活中为广大公众所知晓,譬如麦当劳。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其进行广告的宣传力度并不算大,但是妇孺皆知。对于这类商标的知名度,如果仅仅通过广告资料等证据,据此所认定的法律意义上的知名度,通常与其实际的知名度背离较远,因此在审理时不应再拘泥于一般的认定方法,应适当减轻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在具体认定时,可主要参考如下三个因素:

1、对该商标市场认知的市场调查,通过中立的第三方随机调查.可以据此推断其相应的知名度,例如麦当劳商标,通过调查可以表明该商标的知名度,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相关公众范畴之内,即相应的消费者及经营者,扩展到广大的社会公众,则可认定达到驰名程度。

2、关于市场份额的证据材料,如果某一商标所标识的商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在同类商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居于前列,通常可以辅助说明该商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3、适当运用对方承认规则,即在审理巾,如果被告方承认权利人的商标为一般的社会大众所周知,法官可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的前提下.直接认定该商标的知名度,而不必机械遵循全面认定的原则。

谁承担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

法律主观:

承担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的人员为:主张该侵权事实的一方当事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商标诉讼原告

商标纠纷原告如何调查取证

(一)原告应当提交下列权利证据,以证明自己享有商标权或商标许可使用权:

商标注册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商标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

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提交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商标局备案的材料及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

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与商标注册人可以共同起诉,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提起诉讼,但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已知有侵权行为发生而明示放弃起诉或不起诉的证明材料;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的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商标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二)原告应当提交下列侵权证据,以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原告应当提交被控侵权产品及其销售发票等证据。

(三)原告应当提交下列赔偿证据,以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有事实依据:

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如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或者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的证据。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商标民事诉讼中被告提交的证据

1、诉讼主体资格抗辩,提供对原告的主体资格、商标权的权属等方面进行抗辩的证据。

2、商标权无效抗辩,提供对原告商标权的效力进行抗辩的证据。

3、商标使用不构成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抗辩。

4、合法来源抗辩,提供确切的合法来源的证据。商标民事诉讼的程序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证据交换。

5、开庭审理。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商标民事纠纷有哪些解决途径?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民事纠纷一般有以下解决途径:

1、协商。商标侵权纠纷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但工商行政部门根据请求处理侵权纠纷的时候,只能在认定侵权的前提下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以及给予没收、销毁侵权商品或罚款的处罚,但不能就赔偿问题作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决定。

3、向法院起诉。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可以就是否侵权以及赔偿多少等问题进行判决。商标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

首先是商标案件的级别管辖与一般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有所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商标民事纠纷案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地域管辖方面,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者有商标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的认定可根据《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中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经常性储存、隐匿侵权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侵权商品所在地。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2、商标合同纠纷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履行地与实际履行地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为准。因此,上述地点的中级人民法院或者有商标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对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商标案件,按照当事人选择的诉因来确定管辖法院。

3、商标权属纠纷案件:

由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有商标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4、诉前停止侵权与保全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条规定,诉前责令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或者保全证据的申请,应当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对商标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商标侵权的取证责任

1、委托律师调查取证

由于商标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不仅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熟练的诉讼技巧。一般说来,律师(两名)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一般为法院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公证机关对证据进行保全,其效果与法院依职权所进行的保全,是基本相等的。在诉前,当事人能够充分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一个做好诉前准备的有效措施。

3、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在商标权侵权案件中,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保全措施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在法定时间段里提起诉讼。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此种保全措施应当予以解除,或者将有关证据予以销毁或发还,申请人要就此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调取证据,或对足以影响案件的关键证据调查手段穷竭后,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通常分为三类:

(1)保全被控侵权产品;

(2)调查被控侵权单位的财务账册,以便确定赔偿额;

(3)调取被控侵权人存在侵权的证据。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应当注意两点:一是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形;二是此项申请必须注意举证时限。

法院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对易拍照的被控侵权产品采用拍照的方式,或采用记录下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的方式,对易于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对于被控侵权人的财务账册往往因侵权人的阻挠或隐藏而极难得到。

5、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

向侵权所在地工商、公安部门举报后,上述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帐册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上述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清点数量、规格后查封并从中抽取样品。商标侵权纠纷取证的注意事项

1、收集证据内容及手段应合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合法。实践中,证据不合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收集或提供主体不合法。

②取证程序不合法。如以暴力、威胁、欺骗、引诱、收买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

③内容不合法。即不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虚假的、无证明力的事实材料,因对案件事实的查明毫无意义而为非法证据。

2、注意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各个证据之间要有某种客观的联系,相互印证,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其次,当事人应收集与证明对象相一致的证据。实践表明,证据证明对象过于分散往往容易削弱证据的证明力,至于相互矛盾的证据更是不为法庭所认定。所以,在收集证据后要仔细研究它们的内在关系,剔除无关紧要的证据,确保证据有的放矢。如何才算商标侵权

关于侵犯注册商标权行为认定或者判定的过程,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

判断商标侵权行为能否认定或称是否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来进行的。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显然,从这条规定看,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该范围由两个方面因素来确定,一是核准注册的商标;二是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也就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

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1)被控侵权的商标

(2)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的比对打下坚实基础。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比较对象。

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

通过认定侵权行为的三个基本步骤,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同一商标能用在不同类商品上吗

申请商标注册,应当按照公布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按类申请。商标注册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按照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由此可见,申请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按照规定另行提出申请。

所以,该艺术中心需要另行提出申请。这表明我国《商标法》实行的是“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

遇到商标侵权时,怎么用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进行举证?

遇到商标侵权时,怎么用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进行举证?

一、商标侵权如何利用在先使用抗辩举证

1、商标在申请日前已在实践中使用。

这一要素需要在时间上进行比较,要求被控侵权人实际使用的时间点在商标申请日之前,而不是商标公告日或授权日。

2、必须继续不间断使用

要求被告连续使用该产品,如果一年前使用一段时间,一年后再使用,则会出现不连续的问题,不符合先行使用的要求(一年后再使用的,除非仍在商标申请日之前)。

3、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它是一种基于持续使用行为的法律效力。是指由于一定的销售量、广告宣传等原因,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并在一定范围的相关公众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1)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在一定期限内连续使用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偶尔或者多次使用不能实现;

(2)具有一定的信誉,在商标、销售合同和发票申请日前,审计报告能够反映出相关证据材料的产量、销量或销售收入;表明其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前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有广泛的销售领域;

(3)广告宣传:包括各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册、杂志等出版物。

商标侵权非小事,动辄引起上百万侵权官司,企业经营者经营过程中还是增强商标保护意识,提早布局商标,规范使用商标,建立商标预警机制,当遭遇商标侵权时,也不要担心,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商标权益!关于商标上的问题,欢迎您登陆咨询了解哦。

法院如何商标侵权认定

司法实践中,判断被诉标识是否为商标使用,应当综合考虑使用人的主观意图、使用方式、行业惯例、相关公众的认知等因素。

首先,从客观使用方式来审查被诉标识是否突出使用。应遵循整体观察为主、局部比较为辅的比对原则,结合标识的使用位置、标识大小、使用颜色、使用环境及有无其他参照标识等因素来综合认定。例如,标识标注于商品及包装或服务场所的显眼位置,标识的字体进行加大加粗,标识的颜色与该标识的背景形成反差,没有标注或不规范标注、不显著标注自己的商标、企业名称信息等,均构成对被诉标识的突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诉标识仅是偶尔使用,相关公众难以将这些商品或服务与商标权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就不能认定为突出使用。

对如何理解“突出使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如在2018年第12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庆丰包子铺”案中,一审、二审法院均认为被告并未突出使用“庆丰”商标标识。而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认为,被告在其公司网站上开设“走进庆丰”“庆丰文化”等多个栏目,在经营场所挂出“庆丰餐饮全体员工欢迎您”的横幅,属于对“庆丰”商标标识的突出使用,其行为构成商标性使用。

其次,从使用人的主观意图来判断其是否具有将被诉标识作为识别来源的意图。企知道查询显示《商标法》主要禁止行为人擅自对他人商标商誉攀附的主观故意,规制的结果侧重于混淆的可能。因此,商标使用的主观意图,主要考虑使用人是否有意将该商标用于混淆商标权人与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如果使用人并没有使用他人商标以期混淆相关公众的意图,那么,该使用行为就难以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

被诉侵权人是否具有使用他人商标的主观意图,并不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事实上也难以举证。但是,可以从被诉标识的客观使用方式来判断。被诉标识如果被突出使用,或是构成标识显著识别部分进行使用,这种使用方式容易让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就应推定使用人有主观使用意图。如在最高人民法院第30号指导性案例“小拇指”案中,被告作为汽车维修相关市场的经营者,对原告及其商标等经营资源应当知晓,却在从事汽车维修及通过网站进行招商加盟过程中,多处使用涉案商标标识,且存在单独或突出使用涉案商标标识的情形,主观上具有搭便车及攀附他人商誉的意图。因此,该使用行为属于商标使用。

最后,是否属于商标使用还应考虑相关公众的认知。在商业活动中,相关公众看到某个商标标识可能会识别该标识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来源。商标只有获得相关公众更强、更佳的认可,才能获得更高的商誉和更好的经济利益。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司法实践中,被诉标识的使用使相关公众客观上对该标识产生或可能产生来源识别的认知,被诉行为便构成商标使用,而无需考察使用人是否具有将被诉标识用作商标的主观意图。

无论被诉标识是直接贴附于商品或服务场所,还是以广告宣传等间接方式使用,只要其使用方式能使相关公众产生或可能产生来源识别的认知效果,都可能构成商标使用。此时,原告只需证明被告的行为使用了被诉标识。被告可以抗辩该被诉标识的使用构成正当使用,或者辩称被诉标识的使用不会导致相关公众产生识别来源的效果。人民法院则应综合被诉侵权行为,以相关公众的认知为标准来判定被诉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

判断被诉标识的使用方式是否容易引起相关公众认知时,还应考虑相关公众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相关公众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商标的认知能力。例如,男性和女性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或化妆品品牌的认知可能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的相关公众对奢侈品牌的认知也可能不同。另外,相关公众在不同的消费环境下对商标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如在超市购物,公众会通过商标和商品的包装获取商品的信息;而在网上购物,可能更关注商品的文字描述、销售记录及用户评价等信息。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如何举证证明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写的借条

要举证证明自己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写的欠条,当事人可以提供相关的证人证言以及当事人之间的聊天记录等,法律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是被胁迫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 ...
2023-11-15 15:19

原告允许被告持续商标侵权

开庭阶段,法官先问你要不要申请法官回避,如果你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他亲密关系,那么你就说要回避,否则你就说不需要,然后宣布正式审判,会让原告先读诉讼状,读完后被告答辩,然后原、被告提交相应的证据,双方各自对对方证据进行质证, ...
民事
531热度

第三人是原告还是被告

民事诉讼第三人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而是独立于原告与被告与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民事诉讼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原告、被告已经开始的诉 ...
2023-11-24 15:49

不当得利的原告怎么举证(不当得利原告怎么举证才会成功)

第二,根据 民事诉讼法 的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来看,“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原告主张不当得利成立的构成要件,而法律对此并没有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此理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由于第四个要件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从字面上看似乎是 ...
民事
416热度

答辩状在法庭上会宣读吗

答辩状不会在法庭上宣读 。可以口头答辩,也可以提交书面答辩状。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选择答辩,也可以选择沉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 ...
2023-11-28 15:44

商标侵权原告被告举证(商标侵权被告答辩状)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 ...
民事
814热度

法院传票后被告人不出现怎么办呀

被告不出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处理:1.被告是必须到庭的,例离婚案件的被告,其不出庭,可拘传到庭。民事诉讼法10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只有对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 ...
2023-11-22 16:19

原告收到被告的答辩状后该如何应对

3. 准备反驳证据:如果被告在答辩状中提出了新的证据或观点,原告需要准备反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总之,原告需要保持冷静,仔细阅读答辩状,准备反驳证据,并在必要时申请休庭,被告如是在开庭过程中才提出反诉,除非原告放弃法定的答辩期利益, ...
法律知识
357热度

被告不应诉会有什么后果

被告不应诉后,法院通常会缺席审批。被告必须到庭的案件,法院会采用拘传的方式让被告到庭,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就可以缺席判决。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 ...
2023-12-13 15:16

原告被告都有举证责任(原告被告都有举证责任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举证责任怎么分法律主观:一、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
民事
551热度

合同纠纷胜诉后被告公司没钱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合同纠纷胜诉后被告公司没钱的处理方式: 1、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查询被告名下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2、如果被告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可中止执行,被告需要承担逾期还钱的逾期利息。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
2023-11-23 16:30

原告女方离婚经典答辩状(被告女方离婚经典答辩状)

离婚答辩状范文参考如下:答辩人: XXX ,女, XXXX 年 X 月 XX 日出生,汉族,无业,住 XX 路 XX 新村 XX 幢 XX 室答辩人就 XX 诉我离婚一案,提出答辩如下:1、 同意解除与的婚姻关系我与 XX 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的可能,之前, XX 已经起诉过一 ...
民事
560热度

被告缺席判决会有什么后果

被告缺席判决会失去当庭质证的机会。被告缺席审批法院作出的判决更容易对被告不利。对于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 ...
2023-12-04 15:20

诉讼需要原告通知被告吗(诉讼管辖地在原告还是被告)

2、法院立案后应该先传唤被告,通知被告后才会通知原告,也就是说法院先是电话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诉讼文书所不能送达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采用登报的方式送达传票自发出公告之日起, ...
民事
592热度

民间借贷纠纷举证需要什么证据

民间借贷纠纷举证需要的证据包括: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证明出借人提供了借款的证据等,如借贷合同,转账记录等,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由其自己提供相应的证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 ...
2023-11-08 15:37

原告就被告举证原则(原告举证还是被告举证)

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适用于“谁主张谁举证”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渊源是民诉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民事
143热度

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中的侵权责任具有以下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 ...
2023-09-21 11:49

被告上诉原告需请律师吗(被告上诉原告如何应诉)

二、上诉期限是多少天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必须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1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开除公 ...
民事
441热度

被告人犯数罪的,应如何处理判处罚金刑和判处没收财产

被告人犯数罪的,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应当合并执行。但是若是被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就只执行没收财产刑。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法律依据: 《最 ...
2024-01-03 15:46

原告出轨起诉离婚(原告出轨起诉离婚被告不想离可以说原告出轨吗)

首先,因为婚内出轨起诉离婚,法院确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那么将会判决准予离婚,其次,因为婚内出轨起诉离婚,并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协商不一致,法院会按以下处理:1、对财产分割,法院判决时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原告出轨法院会判离婚 ...
民事
50热度

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认为成立后如何处理呢

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认为成立的应裁定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但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会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
2023-12-04 15:15

民间借贷被告就原告依据(民间借贷纠纷被告答辩状范文)

第十条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二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 ...
民事
22热度

原告不同意管辖权异议答辩状(原告不同意管辖权异议怎么办)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可见,当事 ...
民事
727热度

经济纠纷被告可以告原告吗(经济纠纷去被告方还是原告方法院)

所以,即使对方当事人不以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法院也会主动审查,发现没有中断、中止和延长事由的,会以判决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如果我们和他人发生纠纷的话,是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的,这个时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的,通常是不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 ...
民事
124热度

侵权责任原告的举证责任(侵权责任纠纷原告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如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侵权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 ...
民事
625热度

被起诉商标侵权怎么办(被起诉商标侵权怎么办并且原告多次告)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商标侵权被起诉怎么应诉企业被起诉商标侵权,应做以下几件事应对商标侵权诉讼:1、企业使用标识与涉案商标进行对比,企业使用的商标是否与商标注册人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企业使用商标的商品是否与涉 ...
法律知识
559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