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效一年过了可以起诉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是什么意思)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过了怎么办
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当事人可以将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此限制。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当事人可以将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怎么申请受理和裁决
1、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2、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4、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5、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6、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7、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仲裁庭做出裁决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仲裁庭经审查后,认为其撤回申请成立的,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准予撤回申请决定书》;但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不影响反申请的审理。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起诉吗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已过一般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大多数时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仲裁时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有效期过了可以起诉吗
劳动仲裁有效期过了不可以起诉。
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则无法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书中的义务履行期限超过了法定诉讼时效期限,即使当事人未在劳动仲裁有效期内提起诉讼,也可以在义务履行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义务履行期限已经过期,则无法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如果劳动仲裁有效期已经过了,当事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再起诉的。如果当事人需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考虑其他途径,如协商、调解等。
劳动仲裁有效期内起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争议案件需要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仲裁程序。根据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仲裁程序,才能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2、劳动仲裁裁决书已经作出,但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书已经作出,但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劳动仲裁有效期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仲裁有效期内。当事人必须在劳动仲裁有效期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受理;
4、提起诉讼的请求必须与劳动仲裁案件的裁决请求相同。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请求必须与劳动仲裁案件的裁决请求相同,否则将无法受理;
5、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当事人必须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即是依法享有起诉权利的主体。
综上所述,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劳动仲裁有效期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必须满足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仲裁程序、劳动仲裁裁决书已经作出但对裁决不服、劳动仲裁有效期内、提起诉讼的请求必须与劳动仲裁案件的裁决请求相同、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等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单位申请仲裁,时效却过了一年的有效期,但仍被劳动部门受理,我应该如何应对,就针对过期这一诉点?
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劳动部门受理了单位的申请,并不等于会支持单位的主张,但也建议做好答辩的准备。
你可以在庭审时主张仲裁时效超期,请求裁决驳回仲裁。若仲裁委枉法裁判,你可以在仲裁委作出裁决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仲裁时效超期。
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法院受理吗
法律主观:
当遭到非法辞退等劳动争议时,不少劳动者都会选择通过 申请劳动仲裁 予以解决,但值得提醒的是,只有在法定的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才能被受理!超过仲裁时限是人们在申请劳动仲裁时经常犯的错误。当遭到劳动争议需要申请劳动仲裁却错过了仲裁时效,即便证据再充足再有理也不可能胜诉。可见,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知道,根据最新颁布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 的时效已经延长至一年(详见 劳动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而具体的仲裁时效时间则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另外,条例中还指出在“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因 拖欠劳动报酬 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既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的时间为一年期,那么如果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是否就不能争取自己的权益了呢显然不是的。误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当自己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时,应当请珍惜国家法律规定的时效内的劳动权利,积极争取及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一误再误,而错失良机。
法律客观: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仲裁时间过了可以直接起诉吗
法律主观:
一、劳动 仲裁时效 过了可以直接起诉吗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直接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第3条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 不可抗力 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是多久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形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仲裁时效期间自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时起重新计算一年期间。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可随时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三、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一)申请人是员工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 授权委托书 》,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二)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请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类1至6项资料外,申请人需推荐3或5名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其中属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三)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与第一类第6项要求相同)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5、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6、《提交证明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直接起诉吗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直接起诉。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过了怎么办
劳动仲裁时效是一年,但即使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也能维权。
超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
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已超过仲裁时效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吗
即使已过劳动仲裁时效,建议还是先申请劳动仲裁,得到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等再去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