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赠与能否撤销(公证赠与能否撤销民法典)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法律分析:虽然赠与行为的发生完全基于赠与人的意思,但如果是公证过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就不能再随意反悔,不能随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经公证的赠与能否撤销
法律主观:
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不能撤销。赠与合同的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不能撤销。受赠人有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情形的,赠与人可以行使法定撤销权,撤销赠与。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公证的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法律分析:原则上是不能随意撤销的。具体而言,虽然赠与行为的发生完全基于赠与人的意思,但如果是公证过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就不能再随意反悔,不能随意撤销,否则就是违法的。但如果发生了法定的撤销事由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第六百六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公证过的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法律主观:
一般情况下公证过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如果存在可撤销情形的能撤销。对于公证过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但赠与合同基于重大误解订立或者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可以申请撤销。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赠与顾名思义就是送的意思,在的赠与行为中,有的情形可以撤销,但是也有的情形是不能撤销的,这是法律所规定的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三种赠与不能撤销。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1
1、经过公证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2、赠与物已经交付的不可以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如向灾区捐款),属于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屋赠与形式
类别
1夫妻离婚时将房屋赠与子女
2夫妻离婚时一方将婚前财产赠与配偶
3父母将房屋赠与子女或者他人(区别于遗赠扶养协议)
4公民将房产赠与福利机构
案情简述:
20xx年xx月,张某与妻子翟某因感情破例协议离婚。根据协议约定,孩子归翟某抚养,张某自愿将夫妻共有一处房产中属自己的一份无偿赠与给翟某。张某因为因无房居住仍住在该房内。20xx年x月,翟某以张某居住的房屋为其所有为由将张某赶出大门。张某遂诉至法院。
律师解析:
1、认定张某与翟某签订房屋赠与合同成立。根据《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本案中张某与翟某签订房屋赠与合同未生效,由于房屋尚未过户,张某并没有丧失其对房屋的所有权。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3、张某可以撤销该房屋赠与合同。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赠与合同已依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合意而成立。任意撤销权必须以赠与合同被确认为诺成合同为前提;
(2)赠与物权利尚未转移,即对不动产而言,赠与人尚未办理移转登记,在不动产业已交付,但未办理移转登记的情形,由于赠与物权尚未移转,赠与人仍可撤销
(3)赠与未经过公证,不是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故张某可撤销合同。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2
一、有什么赠与不能撤销
1、经过公证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2、赠与物已经交付的不可以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如向灾区捐款),属于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条 【受赠人的交付请求权以及赠与人的赔偿责任】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赠与合同生效的条件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属于自己所有的合法财物无偿的给予受赠人而订立的合同,赠与合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所赠财物必须是属于赠与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财物。赠与人赠与的财物属国家、集体、他人或是非法所得的财物,赠与合同无效。赠与如果是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将自己的合法财产赠与他人,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该赠与合同无效;
2、必须是赠与人自身意志的真实表示;
3、受赠人愿意接受赠与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受赠与人不愿意接受赠与,或者受赠与人愿意接受赠与,而赠与人没有赠与的意思,则赠与合同不成立。
三、房屋赠与合同怎么公证
(一)办理赠与公证由赠与人住所地或赠与行为发生地公证处受理。赠与不动产的,也可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受理。
(二)办理赠与公证申情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1、赠与人的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通行证复印件);
2、赠与书;
3、赠与物清单及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存单等;
4、赠与物为共有财产的,应提供共有人同意将财产赠与他人的书面意见;赠与物为集体所有的,应提交该集体组织成员同意赠与的书面意见;赠与物为全民所有的,应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赠与的文件。
(三)出具双方签订的赠与协议,赠与协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关系;
3、赠与的理由;
4、被赠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和基本状况、座落地点;
5、赠与人对赠与行为的意思表示;
6、赠与人在赠与书上签名或盖章、签名日期。
三种赠与不能撤销3
1、赠与合同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2、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
3、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
4、赠与合同是一种效力较弱的诺成性合同。基于赠与合同的上述特点,理论上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为了防止赠与合同中的道德风险,法律上对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进行了一定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公证赠与可以撤销吗 民法典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不可以撤销,但是受赠人有严重侵害赠与人及其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等行为的,可以撤销赠与。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 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