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吃什么药最好(骨质疏松吃什么药最好呢)
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预防骨折,6种抗骨质疏松药您要知道
阿仑膦酸钠属于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是侧链携带有氮原子的氨基双膦酸盐,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与羟磷灰石有高度亲和性,能进人羟磷灰石晶体中,当破骨细胞溶解晶体时,药物就会释放出来,发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除了这一针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外,阿仑膦酸钠还能通过成骨细胞间接发挥抑制骨吸收的效应,且对骨矿化无不良影响,具有较广的抗骨折谱,可以降低多个部位的骨折发生风险,尤其降低多发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的风险。适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对低、中度骨折风险者(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可作为首选药物。
阿仑膦酸钠必须在清晨第一次进食、喝饮料或应用其他药物治疗之前的至少半小时,用清水送服,因为其他饮料(包括矿泉水)、食物和一此药物有可能会降低本品的吸收。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对食管的刺激,阿仑膦酸钠应在清晨空腹服用,以一满杯清水( 200ml)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患者应避免躺卧。
鲑鱼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数目,直接抑制骨吸收,减慢骨转换,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轻度降低血钙水平;鲑鱼降钙素另一突出特点是能抑制疼痛介质释放,增加β-内啡肽释放,具有周围和中枢性镇痛效果,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
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 6个月)鲑鱼降钙素口服或鼻喷剂型可轻微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但目前无法肯定该药物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确切关系。由于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型具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故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雷洛昔芬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它的生物作用是由高亲和力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和基因表达的调节所介导,这种结合引起不同组织的多种雌激素调节基因的不同表达,对不同雌激素作用组织产生有选择性的激动活性或拮抗活性。对骨骼部分为激动作用;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吸收增强,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雷洛昔芬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使骨吸收降低,同时使钙平衡正向转移,尿钙丢失减少,可保持和增加骨矿量,降低椎体骨折率。雷洛昔芬对子宫内膜无刺激作用,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对乳腺组织无刺激作用,能够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侵袭性乳腺癌总体发生危险性。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降低椎体骨折率,不适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有研究报告显示,雷洛昔芬可轻度增加静脉栓塞的风险,故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雷洛昔芬不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雷奈酸锶是由两个稳定的锶原子和一个雷奈酸分子组成,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和生化效应,其化学结构与钙和镁相似,在正常人体软组织、血液、骨骼和牙齿中存在少量的锶。雷奈酸锶在骨组织培养中增加骨生成,在骨细胞培养中提高成骨细胞前体的复制和胶原的合成;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吸收活性以减少骨吸收,从而恢复骨转换的平衡,有利于新骨的形成,并可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在治疗过的人体的骨组织中,锶主要吸附在晶体表面,在新形成骨的碳石灰晶体中替代少许的钙。长期服用未发现雷奈酸锶对骨质量和骨矿化产生有害作用。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特立帕肽是人工合成多肽,由人甲状旁腺激素的活性片段1-34氨基酸组成,是促骨形成的代表性药物。间断使用小剂量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尤其是高骨折风险者以及骨折风险增高的原发性或性腺功能减低性骨质疏松症男性。特立帕肽还可用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骨折风险增高的男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特立帕肽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4个月,停药后应序贯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鲑鱼降钙素、雷洛昔芬等)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持续降低骨折风险。
四烯甲奈醌是维生素K 2 的一种同型物,是γ-羧化酶的辅酶,在γ-羧基谷氨酸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γ-羧基谷氨酸是骨钙素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四烯甲奈醌可将骨钙素羧化为羧基化骨钙素,后者能够与羟磷灰石矿物质很好地相结合,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量。四烯甲奈醌还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的作用。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应用后,可使血中未羧化骨钙素水平降低。四烯甲奈醌为脂溶性,空腹服用时吸收较差,要求饭后服用,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
骨质疏松症吃什么药比较好?谢谢了。
推荐服用和颜坤泰胶囊。我之前骨质疏松过一段时间,去检查后发现是卵巢早衰导致的,卵巢早衰不仅会引起很多症状,还会导致雌二醇水平的下降,出现潮热盗汗、失眠多梦、骨质疏松等症状,所以有啥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我的骨质疏松症状是通过服用和颜坤泰胶囊调理好的,这个药的成分都是纯中药,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改善女性卵巢功能,安全性高。
我妈好像有点骨质疏松,也不知道骨质疏松吃什么药好,有懂的小伙伴么?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分以下几个方面:
1、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维生素D和钙剂,钙的种类有很多种,一般药物钙选择容易吸收的。吃钙的时候,剂量要按元素钙来算,临床上元素钙含量最高的是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相对于低,碳酸钙含钙的百分比占40%,是最高的。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老年人或者肝肾功能有问题的,普通维生素D不能够转换为活性维生素D,可能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
2、抗骨质疏松有一些特殊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双膦酸盐,这类药有两种,一种静脉、一种口服,静脉药每年只需要点一次,连续用三年可以停药。口服双磷酸盐,目前基本采用最多的方式是每周固定时间服一次就可以,基本上连续服用五年再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药;
3、另外还有一些药,比如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伴有骨折的病人用的比较多,这类药能够缓解骨痛,最常用的剂型是喷鼻,在鼻腔里滴入的方式;
4、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可促进骨形成,临床效果比较好,目前常用的基本是皮下注射,每天打一针,效果比较好,但是价格相对偏贵;
5、雌激素补充,比如绝经后妇女,同时又有其它症状,用雌激素补充治疗效果也比较肯定,能够预防骨折的发生。但是在用激素补充之前,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比如乳腺、子宫进一步评估,如果存在相对危险因素,比如乳腺肿瘤、子宫内膜肿瘤,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用;
6、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相对于雌激素来说,副作用小,但是应用之前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子宫和乳腺评估才可以用;
7、骨质疏松年龄比较大的患者,一些药物不能应用的时候,还有维生素K2,也是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但是如果同时吃华法林的时候,维生素D是它的拮抗剂,就不适用;
8、中药,比如虎骨粉等,都可以起到治疗效果。
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医生给自己定治疗方案,自己不能随意服用,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最好?
一、抗骨吸收药物
1)双膦酸盐类: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
2)降钙素类:根据病情每周皮下或肌内注射2~5次鲑降钙素,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鲑降钙素还有鼻喷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需要注意,这类药物不适宜长期应用,长期使用该类药品可导致癌症风险小幅度增高。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主要用于预防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需要注意的是,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4)雌激素类:只能用于女性患者。在全面评估利与弊的基础上,用于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
二、促进骨形成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PTH)。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特立帕肽,人工合成的甲状旁腺激素的活性片段,用于骨折高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常用剂量为每日在大腿或腹壁皮下注射20μg,治疗时间总计不得超过2年。
三、锶盐
雷奈酸锶,可促进骨形成并降低骨吸收,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睡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服用。
四、其他药物
1)活性维生素D
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1α羟化酶缺乏者。包括α-骨化醇和骨化三醇两种,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2)四烯甲萘醌
一次一粒,一日3次,餐后服用。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禁用于服用华法令的患者。
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用珍固(特立帕肽)还是密固达(唑来膦酸)效果好?
两个
药都
可以使用,但是从疗效上来说珍固更好。因为老年人上了年纪,恢复速度会变慢,所以在骨折术后配合促骨形成药物一起治疗效果是最好的,珍固的成分是特立帕肽,特立帕肽经过临床验证有促骨形成的作用,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过后,可以有效提升
骨密度
,改善骨微结构,缩短骨折术后愈合时间,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吃什么药好?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强度降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高的骨病。随着人们对骨生物学认识的进一步提高,过去几年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
来自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 Sian 等对当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文章在线发表于 2015 年 5 月的 Current Opinion of Rheumatology 杂志上。
骨生物学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概念
1. 骨重塑是矿化骨被破骨细胞重吸收,成骨细胞分泌形成骨基质,之后矿化的过程。骨重塑是维持成人骨骼强度的重要过程。
2. 由于衰老、雌激素缺乏或其它代谢性疾病,骨吸收超过骨形成,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3.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抗吸收药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功能、阻止骨吸收。合成代谢药物能够增加骨形成率。
当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表 1. 抗骨折药物循证临床疗效
表 2. 骨质疏松症个体化疗法
抗吸收药物
抗吸收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缓解骨丢失。主要的抗吸收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地舒单抗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1. 双磷酸盐类
(1)最常用的抗吸收药物,骨质疏松症一线治疗药物。
(2)双磷酸盐被吸附到矿化骨表面,被破骨细胞内化,从而干扰骨重吸收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时也能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3)双磷酸盐类可有效减少新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发生率。
(4)双磷酸盐类可深入骨内,具有长效作用,停药后较长时间仍具有有益作用。
2. 地舒单抗
(1)首个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药物,是一个完全人源化 RANKL 单克隆抗体。该药能够与 RANKL 结合,防止 RANKL 与 RANK 结合。
(2)地舒单抗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功能。
(3)地舒单抗能够降低椎体骨折、髋部骨折和非椎体骨折风险。
(4)地舒单抗与其它生物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但是临床试验未发现感染风险增高,也未见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报道。
(5)在 RA 患者中,地舒单抗与感染发生率增加无关。
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是一组雌激素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具有组织选择作用。
(2)雷洛昔芬在骨组织中具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激动活性,在乳腺和子宫内膜组织中具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活性。
(3)雷洛昔芬能够减少浸润型乳腺癌风险,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4)雷洛昔芬增加椎骨 BMD,减少椎体骨折发生率,对髋部骨折无效。
(5)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当考虑 SERMs,特别是那些乳腺癌风险升高以及高危骨折风险患者。
骨质苏松吃什么药
骨质疏松治疗的目标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临床用药原则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把钙补进来,我们常用的就是钙片和维生素D3。钙是骨头的原材料,而维生素D3是调节钙吸收的重要物质,两者配合使用可以明显的降低骨折发生风险。人体每天需要钙大概是1200—1500毫克,维生素D3每天需要400—800单位。而节流就抑制骨的流失,我们常用的药物就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和降钙素类药物,两者都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发生风险。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减少是骨流失的主要原因,因为雌激素本身就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所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这类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在骨质疏松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定期的复查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变换的合理的调整用药,做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