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双方都违约会导致合同无效的
违约合同是否合同无效
违约合同不是合同无效。
合同双方都违约,合同不是无效。合同当事人违约的可以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当事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出现违约行为并不会使合同无效,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的情形。
合同违约的构成要件是:
1、要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违约责任只有在存在违约事实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的客观要件;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都应赔偿。
综上所述,交付了定金代表着双方已经达成了最终的决定,如果交定金的一方不履行自己的责任而违约,那么同样需要承担起法律的责任,收定金的一方无需退还这笔定金,如果是收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的条款,那么是需要承担双倍的定金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双方都违约的合同是否会无效
双方都违约的合同不会无效。合同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和法律原则和精神所要求的义务,违约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简述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
1、合同当事人没有缔约能力;
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请知规定;
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合同的特征如下:
1、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2、合同的本质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的目的是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
4、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违约的解决方法如下:
1、和解。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
2、调解。找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
3、仲裁。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专家担任仲裁员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
4、诉讼。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讼争进行依法解决。
综上所述,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双方都没履行的合同在法律上还生效吗?
法律效应还是有的,如果双方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相应的责任,双方可以协商来废除这个合同。
要看具体合同条款判断,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一般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果合同中一方有先履行的义务,后履行的一方有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的一方若无法证明其不履行有免责事由,会构成违约。如果合同中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一旦合同到达终止时间,可以自然终止,但一般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追究。
如果是同时履行,双方都没有履行,可能导致双方违约,按照违约条款确认各自的违约责任(违约条款不一定是对等的,而且很可能违约计算标准也不相似)。由于你的问题没有具体合同条款和内容,我只能初步给你一个常见的判断:一般是有效的。
所谓的合同生效,表示的其实是一种起始状态,有两种情况:一:成立时生效,二:按约定的期限或者条件生效(期限一到或者约定的条件出现即生效)。此处的表述应该是该合同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包括以下情况:
一:合同一开始就无效,具体为: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或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等情况;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指表面看上去合法的合同,但是具有非法的目的,比如履行合同实质上会造成违法犯罪的情况)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双方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等条件成就时,合同就失效。
三:合同附终止期限,期限届满时失效。因此,要看合同是否符合上述的情形,若符合,则合同无效或失效,若不符合,则合同仍然有效。假如合同仍然有效的话,就可以看是否出现违约的情况:
(1)若是合同中约定某一方先履行义务,但是该方未履行,则另一方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若是合同约定双方同时履行义务,则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到最后有可能相互抵消掉。此外,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你说合同已经多年未履行,如果一方在另一方违约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那么可能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会受理。(一般诉讼时效期限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