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当事人拒不遵守法院裁定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一般来说,可以采取法律行动、强制执行、劝阻和惩罚等方式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相关的立法措施来遏制这一问题的出现。”
如何追究拒不执行判决与裁定中的刑事责任
法律主观:按照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情况。恶意转移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此外,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妨害公务罪指向的对象是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向的对象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其次,妨害公务罪的方法必须是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要求用这种方法。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怎么立案
由此可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立案。
法律主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 立案 程序主要包括:(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
拒执罪属于自诉案件,但是也可以提起公诉。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执行法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拒绝执行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拒执罪立案与数额无关,具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立案:(一)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拒执罪立案标准: 第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害了自己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拒不支付行为,即明知自己有偿付义务,而有意违法拒绝偿付的行为。有恶意,即有故意侵害他人利益的主观意图。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即因拒不支付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失。
如果以上的内容不能完全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右下角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会在第一时间24小时内帮您解答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