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过了时效期还能起诉吗
七年前的欠条已经过期,我还能起诉吗
七年前的欠条已经过期的,是还能起诉的。先要看借条上有无还款日期,如果没有,随时都可以起诉;如果有具体的还款日期,且距离还款日期已超过三年,那么就要准备一下证据才可以起诉,否则,极有可能被驳回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七年前的欠条已经过期可以起诉。时隔七年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也是可以起诉,但是如果对方提出超过诉讼时效将会对当事人不利。如果有证据证明在这七年之间不断催促还款,则诉讼时效中断的,可以重新计算,对方就不能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让债务人基于道德的要求还钱,法律上是支持过诉讼时效后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还要看是否符合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除了主张权利,还有曾经起诉,债务人曾经向债权人要求延期给付、提供担保、支付租金等等,也是可以中断。另外曾经和担保人、代理人、财产管理人主张也视为主张权利)。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有欠条已经四年了起诉有用吗
借条超过4年很可能就没有用了,借条超过四年一般来讲,已经超过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如下: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
二、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规范的借条应该有哪些内容?
个人借条借款的内容包括:
1、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专、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四、有借条欠钱不还应该怎么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生活中确实有少部分债权人可能把钱借给对方以后,因为各种因素就遗忘了这笔债务,债务人没有主动还钱,债权人也一直都没有跟对方要债,如果已经超了4年,可以先跟对方协商要债,中间要过债的,只要保留了相关的记录,可以中断诉讼时效的
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条还能起诉吗?
可以起诉,即使超过诉讼时效,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自然人有权基于合同纠纷、侵权等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应当以提起的诉讼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不予受理。根据规定,超过诉讼时效仍可以起诉,只是原告丧失了胜诉权而已。也就是被告产生了一种抗辩原告的权利。
法律分析
一般的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经济纠纷在民商事纠纷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因为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这样的纠纷要经由民事诉讼的途径进行处理,因此经济纠纷责任承担主要是相关责任所带来的赔偿义务。只要达到符合起诉的条件就可以提起诉讼,但此时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会受理,但是会提示当事人,案件进入审判庭以后,法院也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的问题。所以,即使对方当事人不以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法院也会主动审查,发现没有中断、中止和延长事由的,会以判决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以判决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也就表明了法院对实体问题进行了审查,法院不会对这个纠纷再次处理,也不可能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欠条超过三年还能起诉吗
欠条超过三年还能起诉。但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义务人提出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但请求权本身及对应的诉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对于债权人来说,在发现债务偿还期限届满之后,若是对方不主动还钱,那么是需要积极的采取打电话、发信息等的合法方式催债的,为了避免对方不还钱,在催债时最好留下证据。如果通过对方的行为,可以推断对方不愿意还钱的,那么就可以带着这些证据,在时效内向法院起诉。
如果时效期限已过的话,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
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法律地位虽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债务人产生不履行债务的抗辩权。
自然人(个人)起诉时应提交的材料:
1、起诉状,也称起诉书,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必备的,用以说明案件情况及原告方主张的法律文书。具体写作,请参阅《民事起诉状的基本格式及写作要领》一文。
需要提交:起诉状正本1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即有几个对方当事人就提交几份,然后再加上给法院的1份。)
2、证明当事人身份的材料。
需要提交:身份证的复印件1份,没有身份证的,也可以提交临时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复印件。
如果有对方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也可以一并提交。如果确实没有,有对方的姓名和住址的,在起诉状中写明即可。
3、证明自己诉讼请求的基本证据。
需要提交:证据的复印件各1份,按具体案件不同而不同。例如:离婚案件要提供结婚证复印件、债务案件要提供借条、欠条复印件等。原件一般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再提交。
4、授权委托手续。
如果受托了律师作为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1份、律师事务所的公函1份及代理人的律师证复印件1份。
如果委托了非律师作为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1份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