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属于哪类案件(农村土地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土地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法律分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要根据合同双方的当事人确定纠纷的性质。如果双方是个人或企业间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则属于民事纠纷。如果合同一方是代表国家的如土地局,市政动迁等,则属于行政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出让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协议。
土地确权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土地确权的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一般是属于是民事案件,但是在确定土地所属权的过程中,有人改变了农用地的性质,用来建设房屋达到了刑法规定当中的犯罪标准,就属于刑事案件同时在进行确定土地所有权的时候和对方发生了刑事纠纷就属于刑事案件。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处理土地纠纷是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主要是对土地的规划调整,以及所属权而引起的纠纷,就属于行政部门处理的方向,并不属于法院的管辖。
当发生土地确权纠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当发生土地确权纠纷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双方的当事人进行协商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过激的行为以解决事情为主要原则,如果协商不成功的话,就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政府进行咨询由人民政府来帮助处理,如果是个人之间的纠纷,可以由乡级或者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处理,而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是需要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存在当事人对于政府处理的决定有不了解或者不服的情况,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这一起诉属于行政诉讼。
土地确有权有误应该怎么处理
当收到土地确权登记证书之后,如果发现证书存在错误的地方,同时和其他人的土地确权出现了争议的话,一定要及时前往村委会填写申请,否则一旦在最后遇到土地征收的时候,就很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在刚开始发生错误的时候,其中会有工作人员会对土地进行收尾工作,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及时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如果审批之后发现确实有误,就会重新补发正确的土地确权登记证书。
土地纠纷属于哪类案件
法律分析:主要可以分为:土地权属争议(其中又可分为土地所有权争议和土地使用权争议)、土地侵权争议、土地合同争议和土地相邻关系争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七条 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土地纠纷案件怎么处理办法
法律主观:
我国 土地管理法 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土地纠纷的机关是人民政府和人民 法院 。因农村责任田划分, 宅基地 的规划及调整和边界划分而引起的纠纷,属于行政部门处理的争议,而不应属于法院管辖。遇有此类情况,可向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予以解决。 法院受理的土地纠纷有两类:一类是行政案件,另一类是民事案件。 属于行政案件的几种情况:一是因土地权属不明、界限不清引起的 土地使用权 和所有权争议,可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自行协商,未果的,可由人民政府处理,对人民政府处理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书的30日内向法院起诉;二是人民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作出处理决定以后,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服,且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三是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必须由主管机关先行处理,对未经批准或采用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宅基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予以 行政处罚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属于民事案件的土地纠纷:一是土地使用权纠纷;二是土地所有权纠纷;三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 合同纠纷 ;四是土地出售、交换、出租抵押合同纠纷。另外不包括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以及 宅基地使用权 纠纷,都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范畴,应到法院民事审判庭起诉。 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在发生土地纠纷以后,应及时搜寻、保存证据,包括土地使用权证、 房产证 和各类合同书等。另外,还应提供历史上对发生争议的土地、宅基地的使用情况。涉及 侵权 的,还应提交侵权人的具体侵权行为和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的证据。如果发生的纠纷经过有关部门处理,则还应提交该部门的处理意见。如果在这过程中需要律师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网 。
法律客观: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纠纷应该找哪个部门
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原则上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可以找以下部门依法处理:
1、村委会或镇、乡政府,或者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2、可以找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确权申请。
3、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4、其他部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纠纷类型:
1、村干部对村民利益的侵害。
有的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中手续不完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导致纠纷发生。
2、村民对村集体利益的损害。
有的村民未按约履行承包合同造成纠纷。有的承包户以低价承包,又以高价擅自转包,从中坐收渔利。有的村民不遵守合同约定,故意拖欠承包费,制造各种事端,损害集体的利益。
3、村民之间的土地利益纠纷。
有的村民依仗各种权势力或者力量,强行挤占他人土地。有的村民在耕种自己的土地时,侵犯其他村民的各种利益等,造成纠纷。
土地经营权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法律分析:如果是权属争议,则属于行政案件果是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那么就是民事案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