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爆裂性骨折图片(椎体爆裂骨折)
女子做正骨时腰椎爆裂性骨折谁的责任?
11日晚,市民陶女士在历城区花园小区附近的崔大夫推拿店做推拿时忽感背部疼痛,被丈夫送往济南市中心医院后确诊为腰椎骨折。对此,该推拿店工作人员表示,陶女士的骨折的确系其老板推拿时发生,“但也和她隐瞒了自己病情有关。”
13日10:00多,济南市中心医院脊椎科病房,51岁的陶女士仰面躺在病床上,家人则守在一旁。陶女士说,自己现在脊椎疼痛难忍,连翻身都很难做到,但双腿还有知觉。据其提供的入院病例显示,陶女士腰椎爆裂性骨折同时压缩骨折,腰椎段叩击时明显疼痛。据了解,椎体爆裂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折,骨折片易侵入椎管,截瘫的发生率较高。
那么,陶女士的伤情从何而来?据其丈夫吴先生介绍,陶女士5个月前查出患有腰间盘突出,腰部酸痛不适。经朋友介绍,在位于花园小区附近的一家推拿店做推拿。“开始做了一个疗程,对腰部酸痛也有些缓解。”吴先生说,11日21:00左右,他陪着妻子来推拿店做第二个疗程的治疗。由于时间较长他就在外面与邻居闲聊,等他回来后,却看到妻子躺在床上痛得直叫。
吴先生说,事后妻子告诉他,当时推拿师崔大夫给她正骨,把她双腿弯曲压向腹部,另一只手则抵住了她的脊椎。“咯嘣”一声,妻子便疼得嗷嗷大叫。吴先生赶忙向崔大夫询问原因,“他说疼痛是正常现象,后来还给买了止痛片。”服药近2个小时后,陶女士仍不见好转,吴先生便叫来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医院。经检查,陶女士腰椎爆裂性骨折,“医生说得手术,费用6万来块钱。”吴先生认为,妻子在正骨过程中受伤,推拿店的崔大夫理应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他当天来垫付了2000来块钱,还说会负责,可第二天就不协商了。”
13日11:00,记者来到花园小区附近的崔大夫推拿店。该店位于小区居民楼一楼,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店内只有两张小床,环境较为简陋。推拿店一周姓店员得知记者来意后表示,老板不在,他已与老板联系,可代为回答问题。该店员称,事发当天的确是老板崔大夫为陶女士做了正骨,过程中出现了骨折问题,但责任不完全在崔大夫,“来做推拿前我们都会询问病史,她有骨肿瘤转移,可她却隐瞒了病史。我们也是去医院才知道的,骨折跟这也有关系。”而站在一旁的吴先生则马上否定,他表示自己妻子目前还在医院检查,尚未确诊。
吴先生表示,他希望推拿店能够支付治疗妻子腰椎骨折的费用,其他的疾病不需要推拿店负责。对此,该店员表示,双方还会协商,“老板曾说协商不成可走法律程序。”
按时体检还是有好处的。
颈六椎爆裂性骨折,该怎么办?
【治疗措施】
急救 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恢复椎管形态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撬拨首先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消除对脊髓的压迫,避免脊髓变性水肿的加剧,并通过牵引维持对立。
消除椎管内致压因素 尽管通过牵引可以恢复力线,但椎体骨折片、椎板塌陷及椎间盘组织后突等仍有可能继续侵入椎管,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凡经CT和MRI等明确的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根据致压方向,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手术应在牵引下进行。但全身情况不佳以及完全性瘫痪者可暂缓。
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应用脱水利尿剂及大量激素,有一定的疗效。早期高压氧治疗也有一定效果。纳洛酮、神经节苷酯等药物尚处于实验及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有待于证实。目前常给予神经营养剂及改善血循环药物。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应着眼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包括神经根减压(腕部应有部分功能保留)及肌腱移位手术等。有时行椎管减压术虽无济于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恢复,但有望通过局部减压使脊髓损伤水平下降1~2节段,提高手的功能。
后期病例 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妨碍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的骨性及软组织性致压物。利用肢体的残余功能进行功能重建。
颈椎骨折脱位是下颈椎各类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因常伴有脊髓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只有不伴脊髓伤的所谓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颈椎骨折后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曲度及稳定性,椎管彻底减压,解除脊髓的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前提条件。但有时单纯的前路或后路手术不能完全解除同时来自前后方对脊髓的压迫,不能同时矫正前后方畸形,影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我们自1999.1~2000.6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1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18~43岁,平均31岁。其中骨折脱位伴关节绞锁5例(C54例,C61例),爆裂型骨折6例(C5-7),椎体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2例(C5、C7),椎板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4例 (C5/63例,C6/71例)。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9例。24h内手术者9例,2~5d内手术者8例。其中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 5例,D级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程度及有无关节绞锁、颈椎管狭窄程度及颈髓损伤范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前路再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气管插管全麻后,颅骨牵引下,先取侧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一个椎骨的椎板及棘突,先切除伤椎全椎板,清除血肿、黄韧带及碎骨块。绞锁关节撬拨复位或凿除阻碍复位的关节突关节。向上、下减压直至正常脊髓,大量盐水冲洗,在将减压取出的棘突及椎板制成骨条摆放在在关节突周围植骨,必要时用10号丝线固定在关节突关节囊上,放引流管缝合刀口。患者再取仰卧位,于颈前右侧作斜切口,逐层显露致颈前筋膜,用“C”臂透视确定需要减压的椎体间隙,用环钻及刮匙取出前方压迫颈髓的骨块、椎间盘。并向上、下方潜行减压,再用大量盐水冲洗,取自体髂骨块植入减压间隙。采用Sofmmor-Danek的Orion前路钢板,按颈椎生理曲度预弯后固定牢固,放置皮片引流,依次缝合。
术后常规应用激素、脱水剂、抗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颈部用颈托固定8~12周,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每疗程10次,治疗2~3个疗程。同时积极预防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1.3 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及最后1次随访时均行放大率相同的颈椎正、侧位片检查,中立侧位片上测量C2_-C7椎体高度h及h’,椎体高度丧失率(%)为:(h-h’)/h*100%。最后1次随访时拍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屈伸总运动范围[1]α=α1+α2。最后1次随访时的X线片上观察融合率。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
2 结 果
1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48个月,平均4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º,与单纯后路双开门后颈椎活动范围16.5º[3]相近。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见图1,图2。
无颈肩痛等轴性症状[4]发生,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无食道损伤及刺激症状。
图1 颈5骨折术前X线片、CT、MR Fig.1 Preoperative X-ray 、CT and MR of C5 fracture
图2 颈5骨折术后X线片 Fig.2 Postoperative X-ray of C5 fracture
3 讨 论
3.1手术指征 我们把单纯前、后路手术不能获得彻底减压或满意复位的情况列为手术指征。①爆裂骨折同时累及前、后柱,椎管内前方有骨块、破裂突出的椎间盘,后方有关节突、椎板骨折伴有血肿、皱褶的黄韧带。宜从前后方同时减压及融合固定,方可获得彻底减压及牢固融合;②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后纵韧带骨
化发生颈椎骨折后,应先从后路减压获得充分的缓冲空间,使前路的植骨融合变得安全易行;③颈椎前方骨折脱位伴后方关节突关节绞锁。
3.2本术式的优点 ①颈椎骨折后先后路减压植骨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一方面前、后路同时减压,减压彻底,同时前后方用生理盐水对损伤的脊髓进行冲洗降温、清除内毒素减少了对边缘部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害[5],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前后路同时植骨,植骨充分,加上钢板的固定,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避免了手术后椎间高度的丧失和因椎间隙塌陷造成的后突畸形和继发性神经损害[6];③颈椎骨折后,颈髓明显受压,缺血水肿,椎管容积明显变小。如果单纯从前路减压,由于手术入路深,操作器械对脊髓的任何刺激,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引起术后症状加重的可能。先从后路行椎管减压,使绞索的关节突关节复位,可明显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增大了颈髓的缓冲空间,提高了再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④患者的平均屈伸运动范围和单纯的后路减压椎管成形术相近[3],说明前后路同时手术并不严重影响颈椎的活动度。由于前后路同时植骨融合,加上前方钢板内固定,使融合率明显提高,远期的稳定性好。椎间盘切除加椎板切除可引起三维运动的明显不稳[5],而前后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具有明显稳定颈椎的作用。因此前后路手术很好的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⑤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另外,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比分别实施前后路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
3.3注意事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术时应先后路解除关节突关节绞锁,使之复位,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后,再前路减压内固定。后方有关节交锁存在时,如不先凿除上关节突或撬拨关节突关节使之复位,单纯的前路手术将难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手术务必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由侧卧位转换成平卧位时,一定保护好颈部,严防加重颈椎骨折脱位。术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8~12周。因为前后路一次手术后,颈椎的骨性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钢板的固定作用,因此术后一段时间必须有可靠的外固定。8~12周后颈椎骨折可得到初步愈合,方可开始循序渐进的颈部活动。另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创伤较大,术后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营养。本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微创治疗颈椎骨折 附二医开全国首例
附二医成功开展了一例微创治疗陈旧性颈一二骨折脱位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被固定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池永龙在其颈部前面切开了两个5毫米的切口,沿切口插进小导管并置入内窥镜。池医生就看着电视显示器为患者切除压迫脊椎的骨头、疤痕,对颈一二前的软组织进行松解,同时进行复位,最后用螺丝钉固定好。整个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仅20毫升左右。据悉,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来源:中华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6-4-21 14:42:53
颈椎骨折与脱位:
1、颈椎半脱位:比较多见。可因汽车急刹车,乘客头部受惯作用,猛向前倾引起。这种损伤易被忽视,可引起截瘫。
2、颈椎椎体骨折:多发生于颈5~7椎体,由于强力过度屈曲引起。常合并脱位及椎间盘急性突出,引起脊髓损伤。
3、颈椎脱位:多由屈曲性损伤引起。下一椎体的臆缘被压缩后,脱位之椎体向前移位,一侧或两侧椎间小关蕞可发生交锁,脊髓常被挫伤或压迫。
4、环枢椎骨折与脱位:在颈椎屈曲型损伤时,环椎横韧带断裂,环椎向前脱位。也可枢椎齿突基底部发生骨折、环椎向前脱位。两种情况均可引起脊髓损伤。但扣者因断裂之齿突与环椎一齐向前移位,脊髓受压的危险性较小。枢椎齿突基部骨折时,也可能因当时环椎移位不明显,而被忽视,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后症状减轻,病人开始活动时,可发生环椎迟发性脱位或迟发性截瘫。环枢椎亦可发生伸展型骨折-脱位,齿突基底骨折,环椎向后脱位,黄韧带挤入椎管内,引起脊髓损伤。暴力垂直向下,击于头部,挤压侧块,使其向两侧分开,环椎前、后弓较薄弱,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一)有严重外伤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二)颈椎损伤时,有头、颈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急救搬运
(一)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二)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旁。本板放在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三)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治疗
(一)若有其它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二)颈椎骨折或脱位
1.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颌枕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有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石膏干硬扣即起床活动。
2.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或有斗脱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6~10kg。及时摄X线片复查,如已复位,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同前。
3.颈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病情较复发样,危险性较大。须行闭合或切开复位,但要特别谨慎。
截瘫
椎骨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胸、腹部以下对称性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的,称完全性截瘫,还有一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者,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脊髓损伤后,应进行系统的神经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
(一)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对椎骨骨折或骨折脱位,应尽早予以复位。不完全性截瘫的伤员经正确治疗后,脊髓功能可有程度不等的恢复。
(二)电针和推拿按摩治疗:电针和推拿、按摩能促进神经恢复功能,又能使瘫肢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对避免肌肉萎缩、肢体水肿和关节僵硬、畸形有所帮助。
(三)功能锻炼
(四)并发症的防治
1、防治褥疮 2、防治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3、便秘的处理:作腹部按摩,可用单味大黄3-4钱煎服,或服麻仁丸,也可灌肠。 4、防治呼吸道感染:经常注意翻身,鼓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按腹咳嗽,辅助排出分泌物或用吸引器吸出。 5、体温失调的处理:颈脊髓损伤时,伤员常产生高热或低温,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的能力所致。体温异常是病情危险的征兆。死亡率很高。治疗主要针对高热,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醇浴、冰水灌肠等。药物降温无效。同时应调节室温,治疗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输液等措施
爆裂性骨折和腰椎压迫马尾神经之间是什么关系?
腰椎爆裂性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腰椎出现暴力性的过度前屈、后伸,挤压、分裂、剪切或旋转力等,造成超过生理极限出现的一种严重性骨折。在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疾病历史上,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事故和高处高空坠落导致腰椎受到暴力外伤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骨折。
腰椎体骨折按照稳定性分型是有不稳定骨折和稳定骨折两种类型的,按照形态分型分为压迫性骨折、爆裂骨折、Transverse骨折、骨头脱位等。那么接着来说一下爆裂性骨折的严重性对比。要知道爆裂性骨折就是椎体整个的向外的一种爆裂,比如向前、后、两侧都有移位,如果椎体整个只是是向前、两侧这种移位的话,一般来说是不会引起严重症状的;而向后侧出现爆裂骨折的话,是会引起脊髓、马尾神经受压从而出现相对应的症状特征,这个时候病情就会相对严重。
如果是高位腰椎爆裂性骨折,比如腰1爆裂骨折,常常会引起瘫痪症状,下肢活动不灵、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而如果没有损伤到脊髓圆锥或以上位置,而是损伤腰2下端到尾骨结束的这一区域任何神经根,通常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以及下肢功能的感觉感知异常或者足下垂等情况,这种情况就是马尾神经受损后出现的典型表现。只不过具体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是会根据腰椎爆裂性骨折位置和神经受压、受损程度来决定。
那么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向大家已经说明过马尾神经的位置是从腰2水平线开始到尾骨结束,共计十段,而在腰2、腰1之间有脊髓圆锥也就是马尾神经和脊髓的链接处。那么患者只要是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爆裂性骨折的话,多数的病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合并马尾综合征和脊髓损伤表现的。
当腰椎爆裂性骨折后,骨头的碎块是很容易突进到腰椎椎管内压迫马尾神经或脊髓神经,甚至直接对其造成一定损伤,所以一般当出现腰椎爆裂性骨折后应该及早完善相对应的手术前准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当骨折复位后,要及时解除对神经造成的压迫;再使用椎弓根钉来固定骨折端,防止腰椎不稳或者滑脱,为恢复骨折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手术后必须要观察下肢和大小便的情况,如果出现下肢的功能有减退或者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有可能已经出现马尾神经受损或者脊髓损伤导致的症状表现,从而引起功能障碍和部分瘫痪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早的做一些针灸、理疗以及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来帮助病人恢复,在康复过程中最好可以搭配中医药疗法来针对性调理疾病症状表现,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术后治疗从而大大提升恢复可能和恢复进展。
对于马尾综合征的表现,可能很多病人了解的不够确切,简单可以理解当腰椎管内的马尾神经束受到挤压或者损伤后,就会出现下列表现:
括约肌支配障碍: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
感觉异常:感觉不灵敏,麻木、各种异样疼痛等。
运动功能障碍:走路跛行,足下垂,脚腕不能前屈或勾起费力等。
当然也不是每一项都会包含,因为马尾综合征是多种症状组合而成,有多种搭配症状表现,而这种表现的轻重程度只会根据不同方式影响到马尾神经后,根据严重程度来展现出或轻或重的情况。有的病人损伤是不可逆的,有的损伤是可逆的,当不可逆的出现以后我们在治疗上只能求不完全恢复,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性恢复不可逆症状表现。
当然也不仅仅是上述表现症状,因为每一种症状后面都有关联的并发症,举几个简单的列子来讲,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如果大便是处于便秘形态,那么长期如此就会伴随肛门下坠,肿胀感,甚至是痔疮等,会让病人老感觉有便意但去排解的时候并无粪便,是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下降的;长期小便如果不能够排解或者完全排解,那么就会造成尿潴留,那么尿潴留可能会延伸出尿路感染,尿结石甚至可能引发尿反流出现肾积水;而下肢的感觉障碍可能尤其经络阻滞、气血不通,部分肌皮无法气血充盈从而造成沉、僵、冷、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还会衍变成肌肉萎缩等表现。
马尾综合征影响了很多人,对病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家庭也因此担负了很大的压力。在长期治疗马尾综合征的过程中,多数病人及家属会逐渐失去信心,进而出现抑郁、愧疚、沮丧等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治疗也失去决心。其实马尾综合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合理安全的对应方法可以使马尾综合征的症状逐渐改善甚至是消失,以此恢复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恢复自信。
现代医学对马尾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马尾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如果正确认识中医药治疗马尾综合征的地位、作用及其特点,将有利于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疗法在治疗马尾综合征表现上,从整体出现,以4个辨证要点,先以治痿独取阳明理念出发,先顾忌脾胃,滋肝补肾,温阳化瘀再结合调治气血来让病人得到症状改善或者促进提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