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什么叫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打比方)
借钱不还,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是什么意思?
一、借钱不还,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从借款到期之日起三年内,债主有权向++提++讼,要求对方还钱。超过3年,也可以++,但是对方可以以“超过诉讼时效期限”为由进行抗辩。此时,++就可能因此而判决债主败诉。法律不保护沉睡者的利益。权利被侵害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济。
二、贷款买车:贷款72000万,分3年付款,等额本金,每个月各还多少?
等额本金还款月供=每期固定还款本金+当月利息=(72000元/36个月)+(72000元-已还本金总额)年利率/12个月 注释:每期固定还款本金=72000/36=2000元/月 人民银行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标准为5.4%/年,假设银行按照此利率计息: 第一期利息=720005.4%/12个月=324元 第二期利息=(72000-2000)5.4%/12个月=315元 第三期利息=(72000-4000)5.4%/12个月=306元 依此类推… 第三十六期利息=(72000-70000)5.4%/12个月=9元 另:该计算公式是以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标准和年利率不调整为前提,具体金额应参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如遇人民银行调息,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调整利率后重新计算当月利息。
三、借呗借款享第3期免息是什么意思?
借呗借款享第3期免息的意思为:借呗借款的第三期还款不收取服务费。
客户领取的这个还款优惠券可以让客户在分期还借呗的时候,享受免除某一期手续费的优惠,而这免除的要注意,免除第三期的利息,而不弄混淆了。
且大家要记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如果过了有优惠券一般就会作废了,客户也就享受不了优惠了。
扩展资料:
借呗借款享免息介绍如下:
优惠券可能会对金额进行限制,在规定金额内方可享受优惠。比如规定的是借五千元内享第三期免息的话,那借款超过五千,就享受不。
而客户若是想要领取更多的借呗优惠券的话,可以多关注借呗动态,借呗时不时会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客户可以参与进去,来获在7天至60天不等,也就是说最低7天,最高可以60天免息。要知道借呗是按天计息的。
明白白“借呗” 开开心
四、三期贷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啊 = =!
超过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打官司的时候时候都需要留意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那么,诉讼时效过了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由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一、诉讼时效过了是什么意思
诉讼时效又被称为消灭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一种时效制度,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如权利人有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人民法院会判决权利人胜诉,如果义务人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三、不适用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意思就是某个请求维权的事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丧失胜诉权。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是指诉讼时效适用哪些权利。依学理解释,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债权及债权以外的财产权请求权。因为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在于消灭因权利人不行使权利而导致的法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因诉讼时效届满丧失的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因此,只有请求权性质的民事权利才适用诉讼时效。
一般而言,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包括:
(1)债权请求权;
(2)物权请求权中的财产返还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
过了三年诉讼时效是啥意思?
过了三年诉讼时效意思是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三年后权利人就丧失了胜诉权,法院对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不进行保护,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虽然权利人可以起诉,但是债务人可以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权利。
一、过了三年诉讼时效是啥意思?
过了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3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导致义务人有权提出拒绝履行的抗辩权的法律制度。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3年为短期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该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的特征,体现了义务人的时效利益,若权利人超过三年不行使权利,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便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人因此可以不履行义务,从而获得了本不应获得的利益。
二、诉讼时效的类型
普通诉讼时效,是由民事基本法规定的普遍适用于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特别诉讼时效,是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针对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时效期间,特别诉讼时效散见于《民法典》和民事单行法,其中常见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4年、海运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1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三、诉讼时效的起算
普通诉讼时效起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百九十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中止、届满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推翻了诉讼时效存在的基础,因此已进行的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重新起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主要有三种:一是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是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是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从而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主要有四种:一是不可抗力;二是无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是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是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如果诉讼时效届满,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人已经履行的就不能以诉讼时间届满进行抗辩,也不能要求权利人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