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车祸怎么处理(公职人员车祸全责怎么处理)
公职人员发生交通事故有处分吗
法律分析:如果承担主要责任以上,公职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被开除公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职人员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
(三)对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专项款物疏于管理,致使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酒驾公职人员怎么处理
公职人员酒驾除公安机关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处罚外,单位还应予以行政处分,因属于违法行为,可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初次醉驾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如果再次醉驾拘留10天以下,吊销驾驶证,罚款1000一2000元。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后的处分情况
酒后驾车根据不同的情节,给予不同的处分:
(1)党员因酒后驾车,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一般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其他公职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一条给予政务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等政务处分。
对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不良影响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纪检机关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党内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公职人员可依据其具体情节给予政务警告直至开除处分。
(2)党员因酒后醉驾,被人民法院判决给予拘役刑事处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公职人员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给予政务开除。
(3)党员因酒后醉驾,被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处理,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公职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公职人员撞人怎么处理
法律主观:
公职人员撞人怎么处理要看是过失行为还是故意行为。如果是过失行为,一般涉嫌 交通肇事罪 ,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存在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故意行为的,涉嫌 故意伤害 或者是 故意杀人罪 ,一般至少是徒刑以上的刑期处罚,具体要看犯罪情节。无论如何,只要被判处 管制 、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 刑罚 (含宣告 缓刑 )的,或者因 过失犯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一般会被开除。 《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 剥夺政治权利 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 罚金 ,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公职人员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会开除公职吗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职人员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会不仅开除公职,根据情况可能还会判刑,一般如果如果违法交通运输法规闯红灯、酒驾导致了事故,但没有人受伤,财产损失较小的,可能就被罚款、拘留、驾驶证扣分等法律处理,然后被追究党政纪责任,不会被刑事处罚;二是看责任认定,如果被定为次要责任或无责的,即使导致一人死亡,也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只承担纪律责任。
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三)对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专项款物疏于管理,致使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四)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公职人员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法律分析:依据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对于交通事故致死判刑处罚,一般都是对行为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不过此时要是导致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肇事者有逃逸行为,从而造成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话,那这个时候对行为人的处罚就是7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对死者家属的赔偿也是不能免除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