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的诉讼时效规定(分期付款诉讼时效 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分期付款不按时还怎么办
民间借贷如果借款期限已经满,经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贷未按时还款会产生违约金和利息及影响征信记录,建议您及时还款。
应答时间:2022-02-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分期付款法律规定
法律主观:
分期付款买卖中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权利人未向法院起诉维权的,除有特殊情况外,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五百九十六条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分期债务诉讼时效怎么算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例如2015年开始的一笔10万元的债务约定分期5年,第一期2015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是2019年12月31日,那么从2020年1月1日起,计算三年普通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分期付款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分期付款的债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就是最后一次付款日到期后。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五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分期付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分期付款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的期间自最后一期 履行期限届满 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 诉讼时效期间 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我12年12月19日捷信分期买的手机,还了两个月后无力偿还,到现在是否过了诉讼时效。
具体情况不了解,原则上,诉讼时效已过。在2017年10月1日前,诉讼时效规定是2年,在10月1日后,《民法总则》生效,诉讼时效规定是3年。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请注意:如果在诉讼时效期内,债权人要求履约或债务人答应履约的,诉讼时效中断(提出该主张的一方,应提供相应的证据)。
法条链接:《民法总则》
1、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4、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分期付款的诉讼时效
分期付款的债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就是最后一次付款日到期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五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