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原本正在运行中的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中断则意味着原本正在计算的诉讼时效被一些特殊情况打断了。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需要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而定,例如当事人患病或服兵役等。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会遭遇中止或中断。所谓时效中止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原本正在运行中的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计算,直到中止原因消失之日开始重新计算,也就是说诉讼时效暂时性挂起,不计算时间。例如,当事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诉讼时效暂停计算。而时效中断则意味着原本正在计算的诉讼时效被一些特殊情况打断了,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例如,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断。需要了解的是,不同的法律规定所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明确具体的情形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如何判断诉讼时效是否中止或中断?判断一项特定的诉讼时效是否已经中止或中断,需要查看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不同情形下的规定并进行判断。如果不确定如何判断,可以请教专业的律师或法律顾问。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让当事人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诉讼。然而,具体情形需要参照不同的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并且在法定期限内提交起诉,以避免因逾期而失去司法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当事人患病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到庭应诉的,经过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法定诉讼时效已经开始计算但是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被刑事拘留、被收容教育、被强制隔离戒毒或者在参加军队集训时,诉讼时效中止。其他依法规定的情形中止或者中断的,适用其规定。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中断的理由是:1、权利人提起诉讼。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理由是什么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中断的理由是:1、权利人提起诉讼。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下列情形中,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答案】:A、C、D、E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195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本题中 A 项属于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CD 两项属于权利人提起诉讼, E 项债务人杨某向债权人汤某去函要求延期履行义务表明债务人杨某承认并愿意履行债务,要求延期只是履行时间问题,因而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B 项不属于上述法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
下列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
【答案】:A,B,C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发生自然灾害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